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圖片來源:國新辦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9月23日,國新辦舉行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佈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在發佈會上表示,人民法院集中清理涉企業和企業家久拖不決、久押不決案件,目前全國法院正在對摸排的案件抓緊依法處理。
賀榮表示,人民法院加大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司法保障力度,出台司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系列指導意見,以人民法庭為着力點,積極參與訴源治理,把矛盾糾紛更多化解在基層。加大民生司法保障,正確實施民法典,全面清理新中國成立以來司法解釋591件,依法審理婚姻家庭、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消費等涉民生案件3167萬件。明確快遞員、網約車司機、電商主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認定規則,把引導規範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統一起來。加大人民羣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的力度,出台多項為羣眾辦實事、解難題具體舉措。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人民法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圍繞三大攻堅戰、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出台司法服務政策,司法審判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運用破產重整制度挽救危困企業,僅2020年,通過重整共計盤活資產4708億元,讓532家企業重獲新生,幫助48.6萬名員工穩住就業。
賀榮表示,人民法院聚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律平等保護。依法糾正張文中案等涉產權刑事冤錯案件,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當做犯罪處理,依法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聚焦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設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海南自貿港知識產權法院,加強對“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司法保護,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13年以來審結知識產權案件229.2萬件,年均增長24.5%,增長幅度很大。聚焦美麗中國建設,設立環境資源法庭,依法審理長江非法排污案,讓排污者支付5.2億元環境修復費用和罰金,用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聚焦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出台一系列指導意見,建立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大力加強涉外審判和海事審判工作,服務擴大對外開放和海洋強國戰略。堅定承擔國際條約義務,平等互利開展司法協助,平均每年辦理4000多件司法協助案件,合作範圍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