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答案當然是關閉A/C按鍵並使用外循環!汽車空調系統的A/C按鍵的字母,是空調英文的縮寫;控制的是贏下系統中的壓縮機,打開後壓縮機通電開始製冷,關閉後壓縮機停轉,進入車內的空氣是沒有經過冷卻或加熱的自然風。當然不想使用熱風時就要在關閉A/C的前提下,把温度扭轉到藍色區域,或按照數顯數值調整,此時就不會打開暖風水路系統了。
關於自然風和冷暖風的知識點只需要瞭解A/C的概念即可,重點需要掌握內外循環兩個模式的概念,內循環是風機吹動車內空氣,在駕駛室內循環流動;空氣雖然無形無相但卻有質,風機吹動的部分空氣會擠壓(推動)其他空氣運轉從而實現循環。
然而內循環只適合部分車輛,或者全數車輛在少數場景中使用;長時間使用會造成車內空氣質量的下降,長途駕駛時需要切換為外循環,原因參考下圖。
「呼吸」吸入的空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僅為0.03%,而呼出氣體的二氧化碳濃度卻高達4%;氧氣的損耗量雖然很少,理論上不會因氧濃度的下降而出現“平地高反”。但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則吸入空氣中的氧氣佔比越低,所以雖然這種氣體本身沒有毒性,但濃度過高也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駕駛汽車本身並沒有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可是連續駕駛兩三個小時就會感覺疲勞;狀態基本都是有些昏沉(懵),原因主要是內循環使用時間過長,導致吸入空氣氧濃度下降而出現的缺氧問題所致。所以內循環不宜長時間使用,長途駕駛建議使用外循環,除非有兩種特殊情況。
外循環為「吸入外部空氣」並排出車內空氣!
前面已經説明了空氣是“無形有質”的概念,從車外壓入空氣則必然會將車內渾濁空氣擠壓出車外;車身其實並非絕對密封,車門、尾門或尾箱的分析處都能通氣,而且車輛還會設計出排氣孔。
所以使用外循環就像打開車窗通風一樣,只是進氣口不再是窗户罷了;但是有些場景並不適合使用外循環,比如行經一些工廠或者排污區域,這些位置總會有相當刺鼻的異味或有害物質,想要不嗅到這些異味就要使用內循環——關閉外部進風口,氣味是過濾不了的哦。
重點:少部分外循環沒有濾清器的車輛,在空氣質量差的時候也不宜使用外循環!不同品牌的汽車在空調系統的設計方面會有很大差異,絕大多數車輛的空氣濾清器都會佈局在外循環口,用於過濾掉壓入空氣中的雜質與灰塵;然而確實有些車輛的濾清器只負責內循環,外進氣道是沒有濾清器的。
結果則是使用外循環時會連帶灰塵雜質進入車內,在沙塵等天氣中使用則與開窗通風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應當如何使用外循環,首先要確定車輛的濾清器安裝位置。
為什麼有些車輛在天氣正好的時節也不願開窗通風?
這是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似乎價格略高一些的汽車用户都有這種用車習慣;其實核心因素還是在於空調系統的淨化能力很強,普通代步汽車(與中高端合資汽車)基本都只用普通空濾,能過濾的只是砂礫(毫米)級別的雜質或灰塵。
但是很多優秀的車輛都已經使用了PM2.5級別的濾清器,甚至更高級別的濾清器還能過濾一些氣溶膠;使用這種空濾的車輛可以放心使用外循環,可以説基本都不會再有外循環不過濾的設計漏洞了。
(不打開A/C同樣能全面淨化)
其次有空氣淨化設備、紫外線殺滅設備或負離子發生器的車輛,在用車時也無需開窗通風;尤其是具有紫外線消殺功能的汽車空調系統,因其能夠通過光纖殺滅大部分的病毒或細菌。負離子發生器比較有意思,這種負氧離子可以讓人精神更加集中;很多綠色植物也會釋放出負氧離子,所以在森林步道中行走會感覺很舒服。
所以空調系統有這些配置的車輛,最佳用車方式就是閉窗外循環;當然在空氣質量本就很好的天氣中,自然空氣還是會感覺更舒服一些。
最後再瞭解一個換氣知識點-「負壓」!
- 單側車窗開啓縫隙
- 天窗翹尾開啓
汽車行駛中最大的阻力是“風阻”(空氣阻力),空氣環繞在地面所有的位置;行駛中的汽車推開空氣的過程是空氣與汽車動力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理解為空氣會損耗車輛的動力。同時行駛中的汽車高速且大量的擠壓車頭的空氣還會形成氣流,這些氣流會環繞車身(包括底盤)從車輛側面流到車尾。
車頂與側面的氣流流速是很誇張的,在高速行駛時把手伸出車外(保證安全)即可感受到氣流的強度;那麼此時如果只打開車窗並只開啓一條縫隙的話,外部的空氣即使有灰塵也進步到車內。
因為從側面高速流過的氣流會產生負壓吸力,這個吸力會把車內的空氣抽走;如果存在質疑的話可以自行測試,適當打開側裝後點一根煙,位置僅需要靠近車窗則煙霧則可以被抽走。那麼此時只要打開外循環,配合側窗縫隙則能起到更理想的換氣作用。
天窗“翹尾”指後部掀開一條縫隙,通過車頂的高速氣流產生負壓吸力,車內的渾濁空氣也能夠配合外循環加強換氣效率。至於往後平滑開天窗則不是負壓抽氣,而是車頂氣流=在重力作用下栽向車輛的中後排,這樣的進氣方式會讓後排駕乘人員比較不舒服,所以只要在中低速行駛時才適合使用。
關於汽車換氣的方式就講解到這裏,理想的天氣還是開窗多通風的好。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佈,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