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對小兄妹,5歲的哥哥用塑料積木做了一個炮樓,對着不滿一歲的妹妹,説了一句“轟!”媽媽看到問:“你幹啥呢?”,哥哥説:“炸死她!”媽媽眼中流露出不滿:“她是你妹妹,你這麼狠心嗎?”哥哥默默的把自己的小炮樓調轉了方向。
隔天另一對姐弟,姐姐正在拿着自己的娃娃玩着,3歲的弟弟過來手裏拿着半杯水直接倒在了姐姐頭上,姐姐轉身看到是弟弟,直接把弟弟推倒了。弟弟哇哇大哭起來,邊哭邊喊媽媽:“媽媽,姐姐欺負我,姐姐推我。”媽媽過來,直接質問姐姐,姐姐為自己辯解,媽媽反問:“那有多少水,你的衣服不也沒怎麼濕了嗎?”姐姐語塞。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二胎、多胎家庭始終存在着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第一個孩子的年齡有多大,但凡第二個孩子出生,第一個孩子的家庭地位直線下降。
儘管很多父母想盡了各種辦法安撫大孩子,但是年齡大的那個孩子依然是內心有着無法填補的缺失,矛頭不由自主的會轉向小的那個孩子。一旦被父母抓住現行,父母的袒護都是給了小的孩子,大孩子再次通過事實證明了父母對於兩個孩子的愛是有傾向的。
大孩子逐漸開始在家裏“夾着尾巴”求生存,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01 父母不可推敲的解釋
現在的許多二胎父母大部分是很有學識的,都會顧及到家裏的大寶,但可惜的是,這份顧及並沒有真正站在大寶的角度去考量,父母更多的做法是安撫了自己的內心,大寶真實狀況還是被邊緣化了。
解釋一、你在這麼小的時候我們也是這麼愛你的。
這個説法咋聽上去非常的合情合理,但是由於大腦生理結構發育的原因,孩子在3歲前的記憶大部分是缺失的,到底是怎麼個愛,對於大寶來説是完全無知的。
而大寶卻每天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對小寶是如何的疼愛和呵護,尤其是在自己需要爸爸媽媽的時候,在還沒有得到足夠陪伴時,爸爸媽媽就匆匆回到小寶身邊。
大寶每天眼看着父母對待小寶的愛,內心真實感受着父母愛的減少。這種變化就是源於家裏多了一個更小的孩子。所以,小寶自然就被動站在大寶的對立面。
尤其是很多大寶也只有三、四歲而已,怎麼讓他們去理解和讀懂這種愛的分享呢?
解釋二、這是你的弟弟/妹妹,你要對他好,不能欺負他
想一下有很多爸爸在初次做父親時,用了多長時間才找到做父親的狀態呢?還有多少父親自始至終都不在狀態,留下媽媽一個人左手孩子、右手一個更大的孩子?
成人都是這樣的,父母們會指望自己的大寶很快找到哥哥/姐姐的狀態,有沒有想過這個要求不合理?在孩子的心目中,初期很長的時間內,家裏的小寶都處在弟弟/妹妹或者是陌生人兩種身份之間。
這就類似於一羣孩子一起玩過家家,玩的好的時候大家都是好朋友,玩的不好了散夥了大家就各回各家,朋友不朋友的已經過去了。學齡前的孩子認知能力就是處於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
父母對於孩子的簡單遊戲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對大寶是不公平的。所以,父母用自己的思想來解讀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就是一種排斥。
02 父母如何正確的應對
大多數父母在養育二寶時,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面對大寶時耐心確實是減少了,大寶得到的是更多的抱怨和責罵,失去了父母的愛。那麼,父母在行為上如何調整,能夠讓大寶感受和迴歸家庭愛的氛圍中,不再被邊緣化?
父母通過這兩種行為來讓大寶感受到尊重與愛:
第一,給予大寶更多的話語權。
小寶寶小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照顧,那麼在小寶很小的時候邀請大寶參與到了解小寶的成長過程中,為大寶解釋他小的時候和父母共同經歷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照顧小寶的很多事情上,可以徵求大寶的意見,比如小寶買什麼顏色的衣服、週末一起去哪裏玩、邀請大寶給小寶講故事書等。
這個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大寶一開始提出的意見都是自己想要的,衣服的顏色、玩的地方、講的故事書等,都是站在自己喜好的角度提出來的。
但是一段時間後,大寶會問媽媽説:“弟弟/妹妹會喜歡什麼顏色呢?”這就是孩子角色適應和轉變的過程。
大寶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自我共生期之後,再分離開來,哥哥/姐姐的角色才會建立起來。那麼,小寶對於他來説,就不是另一個小朋友那麼簡單了。
第二,無論何時,優先關照大寶的感受。
對於大寶來説,新的孩子加入,就是分走了他的爸爸媽媽。而對於小寶來説,雖然年齡小,但是在情感上,小寶是除了爸爸媽媽之外還有更多的愛。
那麼,在兩個孩子的共同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大寶更多的關愛和需要時,讓大寶得到自己需要的愛與呵護,作為哥哥/姐姐,他們自然就會把這份愛回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身上,這樣家庭形成的氛圍是“愛的順流”。
這樣兩個孩子之間的凝聚力從小就會很強,即便孩子間偶爾發生爭吵打鬧,就會非常容易調解,因為就是單純的孩子間的打鬧。不會涉及到內部的父母爭奪鬥爭之中。
03 總結
家裏無論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足夠的愛護才能夠健康成長,而父母在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時,可以採取不同的愛的方式,但是陪伴的核心是始終如一不能缺少的。愛的陪伴是否足夠,孩子內心自問十分分明,請把更多的關注和陪伴給予大寶,不再讓大寶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