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宵禁39小時,留學生物資短缺,烏克蘭朋友提前準備槍支和食物
基輔的留學生們聽到防空警報的第三天,基輔市開始了持續39個小時的宵禁。
2月26日,幾名留學生告訴九派新聞,他們囤積的水和食物只夠兩三天的量,只好“每頓餓一餓再吃”,嚴格按量進食。
在這次戰爭開始前一個月,留學生小張聽他的烏克蘭朋友説,家人已經買好了武器,並備好了食物、衣物、藥品。
“他們是經歷過這些事的。”小張説,烏克蘭人在2014年剛從戰爭中走出,積累了應戰經驗。
如今,在宵禁的日子裏,他竭力保持着和平時期的生活秩序。
烏克蘭方面發佈宵禁通知內容。 受訪者供圖
【1】“能少吃就少吃,最想回國睡一個安穩覺”
“摸不準什麼時候才能外出補充採購。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反正一定不亂跑動,就在家裏待着。”留學生小牛打算,能少吃點就少吃,每一頓都餓一餓再吃。他説,只要能保證自己別餓着,有一定體能即可。
在烏留學生自己做的餐食。 受訪者供圖
在留學生的羣裏,有很多人給物資短缺的同胞出主意。
比如,雖然歐洲人習慣喝礦泉水,但當下如果買不到,就還是得把自來水燒開了喝。另外,清點一下現有的食物,每天分配兩餐,嚴格按照分配好的量進食。
小牛喝了一口水後感慨,“羣裏的同胞都特想知道撤僑的飛機啥時候能到,大家最想要穩穩當當回國,睡一個安穩覺。”
這幾天,他的睡眠時間都縮短到一兩個小時,因為總會被外面的聲音吵醒,或者被朋友叫醒。
“現在最能給我安全感的就是把中國人都拉在一塊兒的微信羣,每天我們都會互相確認對方的情況是否安全,所住區域有什麼新的動態。在羣裏有人説話在聊天,互相一溝通,心態會好很多。”小牛説,他現在獨自住在一所高層公寓,離基輔市中心六七公里。熟識的中國同胞大多有同伴,但他們都住在基輔市中心。
採訪進行到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一點時,小牛的窗外響起了陣陣槍聲。他説,這次的炮聲比之前少,但各種槍響多了起來。
這一晚,他要堅持把宵禁頂過去。之後視情況決定是否和同胞匯合。“雖然打得很兇,但這邊情況還算安全,聽到的交火聲音不是很近。”他説。
爆炸火光。 受訪者供圖
【2】“他們是經歷過這些事的”
在宵禁時間之前,留學生小張趁着下樓扔垃圾的機會,去住所附近的超市採購了一些物資。他猜測,隨着戰況推進,超市可能會全部關門。
出門前,他把當地的長居證、中國護照、銀行卡、學校的學生證都放在口袋裏。在基輔住了六七年,他平時都是在家自己做飯、買菜。
這次,他連着去了好幾家超市,都沒有營業。一位保安告訴他,現在的超市營業時間截止到下午3點。
買不到食物,他只好回家。途中,他看到了一輛棗紅色的軍用基輔車輛,駕駛員是戴着烏克蘭軍隊袖標的。
“心情瞬間就緊張了。”小張説,他趕緊把手機收好,繼續往家的方向走。這時,車裏的人帶着槍下了車,也是去採購。發現超市沒開門,徑直上車走了。
“他們是經歷過這些事的。”在這次戰爭開始前一個月,他的一位當地朋友説,父親已經買好了武器,還把子彈上了膛(有持槍證、合法持槍),並備好了食物、衣物、藥品。這個朋友告訴他,家裏還有小弟弟和小妹妹,父親是一家之主,要盡力保護家人。
在小張平時的印象裏,烏克蘭人對中國人很友好。“有些朋友的爺爺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來過中國支援建設,還有中國政府頒發給他們的友好勳章。”
但是現在,父母和親友都擔心他在戰區的安全。他已經博士三年級,正是畢業的節骨眼,不是很願意回國。
在戰爭開始之前,他收到過使館的消息。
他記得,俄羅斯打到頓巴斯地區是21號,當時已經囤了一些食物。後來3天,情況沒有太大變化,於是在23號晚上,他還在改論文,第二天早上被電話吵醒,得知正式開戰了。
他覺得,“這場戰爭實際沒這麼嚴重。打仗也不會輕易地去傷害平民,如果傷害到平民,戰爭性質就不一樣了。”
他剛來烏克蘭時,這個國家也正從2014年內戰慢慢走出。身邊的烏克蘭朋友曾提醒他,要注意觀察局勢,還要儘量提前做好準備。
小張覺得,這些都給他打下了心理基礎。因此,被困在家的日子裏,他能保持原來的秩序。
現在,他每天都抽出幾個時間點給家人報平安。
每天上午,他會收拾房間,然後給自己做飯吃,再查一下文獻,寫寫論文。下午就用手邊的器材健身,晚上再吃點東西,在羣聊中説幾句就睡覺。
“好像回到了疫情居家的時候。”他説。
九派新聞記者 歐俏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