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孩子面前“小心説話”,常説這3種話,會讓孩子建立錯誤認知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昨天吃午飯的時候,二寶的動作有些慢,哥哥已經開始吃飯了,二寶才去洗手,回頭看到哥哥已經吃飯了,就大喊起來,“你都吃光了,沒有我的了。”

老公安慰二寶時,隨口説了一句,“放心吧,什麼時候少了你吃的了,要是不夠,等你和哥哥、媽媽吃完了,我再吃。”4歲的二寶就把這句話當真了,待老公坐到餐桌旁,準備吃飯時,二寶很認真地説道,“爸爸,不能吃飯,等我和哥哥,還有媽媽吃完,你才能吃。”

老公啞巴吃黃連,有口説不出,逗得我和老大笑得前仰後合,只有認真地二寶不停地大喊,“爸爸,不能吃,不能吃。”看來,和孩子説話真的小心,你一句無心的玩笑話,就可能讓自己掉入陷阱,特別是敏感較真的孩子,更不能與他開玩笑。

我們小區有一個叫笑笑的女孩,今年5歲,有一次她故意管我老公叫阿姨,我老公便對笑笑説:“我不是阿姨哦,你要叫我阿姨就不棒了。”沒想到,話音剛落,笑笑就大哭起來,幾天後,笑笑見到我老公,還很生氣地和我老公説:“不和沐澤(我家二寶的名字)玩,誰讓你把我惹生氣了。”

所以説,成年人還是不要隨意和孩子開玩笑的話,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他無法理解我們説的不是真的,經常聽到老人對小朋友們説:“我去你家吃飯好不好?”小朋友會拒絕:“不行,不能去。”若老人進一步説:“我就去,等到你媽媽把飯做好,我就去。”孩子可能會着急地大哭大鬧。

或許你是無心之舉,但不得不説,有些話確實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甚至成為童年陰影,看看下面的幾種説話的方式,我們自己或者我們的孩子是否經歷過呢?

給孩子貼標籤

我與表哥年齡相差不足一歲,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我們倆性格截然不同,我性子比較直,有什麼説什麼,且比較倔強,表哥能説會道,會哄人。所以,每次犯了錯誤,挨批評的肯定是我,奶奶經常説我笨嘴拙舌。

這件事會我的影響很大,直到現在我都不怎麼在公眾場合多説話,幾個朋友相聚,我多數時候都充當聽眾,總擔心自己説的話不中聽,讓別人不高興。

給孩子貼標籤,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界對他的反映,特別是父母看待孩子的態度,然而,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貼標籤,“我家孩子脾氣不太好”“我家孩子特別犟”“孩子腦子有些笨”等,而我們的這種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並且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我們不能因為某件事就給孩子定性。

所以在批評或者評價孩子時,要就事論事,不能説一些定性的話,這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導致孩子發展受限。

嚇唬孩子

有時孩子發起脾氣,真的會令人崩潰,出於教育的目的,我們會口無遮攔,嚇唬孩子,這種情況很常見,甚至一些老師都會這樣做。

我兒子讀幼兒園時,孩子們不聽話時,有一個老師就會嚇唬他們,“你們要是再不聽話,我就打電話叫警察來抓你們。“這招的確管用,孩子們立馬老實下來,就連班上總調皮的孩子都乖乖的了。

那時兒子經常會跟我説害怕警察,我跟他講警察不會抓小朋友,只會保護小朋友,但兒子似乎並不相信我説的話,在他心中老師的話是毋庸置疑的。有一次我帶孩子去昌黎黃金海岸線玩,因忘記帶身份證,需要到邊防檢查站登記才能住宿,我特意帶着兒子一起去的,讓他直面警察,讓警察和他説兩句話,從那以後,孩子再也不怕警察了。

嚇唬、恐嚇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沒有安全感,媒體曾報道過,因為家長從小拿警察嚇唬孩子,孩子在外面迷路了,警察想幫助他,問其家長聯繫方式,孩子就是不肯開口,一個人在馬路上走來走去,警察只能跟在身後怕發生危險。

我小時候父母也經常嚇唬我,那時我不喜歡睡午覺,大人睡午覺的時候,我就偷偷地跑出去捉蜻蜓,逮知了,媽媽就嚇唬説有抓小孩的,把小孩抓去會掏心挖肝,總之説得很恐怖,但我並不害怕,反倒是特別興奮,就想知道這種人長什麼樣,要是萬一哪天遇到了,也見識見識,甚至腦子裏合計着遇到壞人如何逃跑。

所以説,嚇唬孩子不一定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還有可能帶來更壞的結果。

為哄孩子説謊話

“別鬧了,一會帶你去買玩具”“聽話,週末我帶你去遊樂園玩”。有時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我們會隨口許下一些承諾,可到時候我們卻不會兑現承諾,找各種理由推脱。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我們的謊言會讓孩子不再相信我們,會仿效我們説謊,會影響他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父母謹言慎行,就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從小明白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能口無遮攔,要為自己説出的話負責,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