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區依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做法,契合了當前農村現狀,回應了農民關切,破解了當前“三農”發展的諸多難題,帶給我們啓迪與思考。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放大效應”。近年來,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迅猛,如何在保障這些經營主體發展機會和應得利益的同時,引導他們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更大引領作用?襄州區探索出的村企、村社合作共贏發展模式,是一種有益嘗試。接下來,要引導企業與村集體以及農民之間建立更加多元、更加完善、更加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當地村集體、農民能夠更多分享到發展的增值收益。
既要“種好科技田”,又要“延伸價值鏈”。當前,土地規模經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在加速聚集的同時,也帶來市場、投資、管理等方面的風險,特別是農業“靠天吃飯”狀況仍未得到較大改觀。面對新形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想發展,就不能只盯着“一畝三分地”增產量,還要抬頭看市場擴銷量,打造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全產業鏈,通過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獲得溢出效益。同時,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引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更加靈活多變的生產經營模式,全力促進農工貿一體化發展。
既要“立足當下”,又要“着眼長遠”。當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部分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運作管理水平不高、財務管理不規範、資金運行不透明、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利益聯結不緊密的問題仍較為普遍。隨着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規範化建設必將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相關部門要積極發揮作用,進一步引導農民合作社按照章程加強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鼓勵家庭農場使用規範的生產記錄與財務收支記錄,提升標準化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