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的新風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載着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我們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這是不屈不撓、長期奮鬥的果實,更是啓航新徵程、揚帆再出發的動員。
近期,本報記者深入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縣區、鄉村調研採訪,讓鏡頭和筆觸聚焦普通百姓和新時代的奮鬥者、實幹家,記錄勠力同心邁向全面小康的拼搏與奉獻,感受人民羣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起,本報開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欄目,連續刊發各地記者發回的報道,以此展示人民羣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呈現我們黨帶領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一張金名片。古都風韻,韻在衚衕。享譽世界的北京胡同,承載着歷史的煙雲,構成了古都精美的城市肌理。
近年來,北京市精心治理背街小巷,把城市規劃師、文物保護專家、掌握傳統工藝的工匠等請進衚衕,與居民共商共治,讓衚衕逐步恢復原有風貌,讓衚衕老居民過上文明新生活。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北京東城區在衚衕治理過程中,破解老難題,探索新途徑,創造新經驗,讓昔日擁擠不堪的老胡同實現華麗轉身。記者近日來到東城區調研,探訪這一歷史性的變遷。
民生為本,建設好衚衕人家
北京的秋天,藍天白雲映襯青磚灰瓦,衚衕裏鳥鳴花香、綠蔭濃重,正是最美時節。煥然一新的雨兒衚衕30號院,如今有了新的名字——“雨兒人家”。小院裏、廊架下,70歲的老住户崇寶財正悠然自得地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綠意葱蘢間垂下來的葫蘆、絲瓜生機勃勃。
雨兒衚衕位於南鑼鼓巷地區,全長343米,寬5米,呈東西走向,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曾在這裏居住。2015年以前,雨兒衚衕和一些老城衚衕一樣,院內私搭亂建普遍。30號院是一座公房院,共有南中北三排房。當時,這裏總面積300平方米,共有14户居民。“一家三四口人擠在小屋裏,夏天潮熱,冬天乾冷,屋裏沒有廁所,生活很不方便。”居民們回憶説,以往上廁所都得奔衚衕口,汛期下雨還得蹚水進出院兒。
人口密度降下來,改善居住條件才有空間。2015年,東城區開始探索衚衕“共生院”模式,為老城保護打開了一條新思路。根據這種模式,大雜院內的居民可以自願選擇“去或留”,騰出來的空間重新設計,住進新人,引入新的文化元素。這就衍生出了“共生院”的三層內涵:新老建築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
“外遷出去的,住上了設施現代化的樓房,改善了居住環境。他們走後,院裏把自建和違建拆除了,再利用這些騰退空間為留住居民改善居住條件,裝配現代化廚衞浴設施。”交道口街道工委書記呂德成介紹。
因為喜愛四合院,包括崇寶財在內的30號院2户居民選擇留住。拆除違建、留下老物件、原址修繕……一番改造,30號院成為一座散發古韻、新老共生的“共生院”。走進崇寶財的家,外觀還是老四合院特有的古韻,內裏卻是一應俱全的現代設施:兩道鋁門、紗門安全實用,白牆地磚乾淨整潔,廚房衞生間方便衞生。“變化真是翻天覆地!”新舊對比,崇寶財無比感慨。
雨兒衚衕25號院也換了模樣。這裏原來住着5户居民,3户選擇外遷,2户選擇留住。改造後,小院變成5套一居室,衞生間、廚房、卧室均齊備。“條件這麼好,年輕人也住得慣。”從1998年起就住進25號院的李晶很是滿意。
“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設計”,崇寶財、李晶等人的幸福生活,正是南鑼鼓巷福祥、蓑衣、雨兒、帽兒4條衚衕近年來修繕整治成果的縮影——5年來,這4條衚衕共有437户1332名居民騰退外遷,住進了現代化小區,居住面積從户均不足2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
讓外遷的居民走得順心,讓留下的居民住得滿意。“衚衕改造要在現狀基礎上有機更新和微修復。我們堅持‘共生院’的修繕定位,對衚衕裏的院落強化保護和改造,着力打造‘衚衕人家’,確保住在這裏的居民也能過上便捷的現代生活。”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説,通過新老建築結合、新老居民融合,使得承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衚衕、四合院展現出新時代風貌,煥發新動能、新生機。
優化環境,改造好衚衕設施
站在景山街道三眼井衚衕裏抬頭仰望,原先蜘蛛網似的架空線不見了,眼裏只有藍天白雲。
“過去,衚衕裏有電話線、電力線、網線、有線電視線等各種各樣的架空線。”三眼井衚衕居民米琛説,通過這些纜線居民們打上了電話、看上了電視、用上了網絡,但日積月累,它們橫七豎八地懸在衚衕上空,不光煞風景,也存在安全隱患。
如果説主幹道、大街區是城市的“面子”,那麼一條條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裏子”。既要管理好主要大街,又要治理好背街小巷。2017年4月,東城區啓動實施“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計劃用兩至三年時間完成全區178條大街、1005條背街小巷環境提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規劃師團隊,就長駐在三眼井衚衕。
古都風貌保護、景觀環境提升、突出便民服務,是三眼井衚衕改造的三大原則。經過整治,架空線不見了,塌陷和破損的門樓按照傳統的門樓樣式實施重建,瓦花、磚花等樣樣精細,石柱、磙子等古物,也變成了新的社區景觀。
騰退空間如何利用?考慮到老舊平房區消防設施不足、應急救援能力不夠的情況,景山街道在疏解的基礎上,拿出140餘平方米的騰退房屋設置了東城區第一家小型消防站。同時,利用騰退房屋在沙灘后街建立了整治後的首個生活超市,打造便民服務綜合體,完善購物、家政、便民修理等多種服務功能。
2017年以來,東城區清理纜線2萬餘公里、拔杆1.1萬餘根,成為北京市第一個基本無凌亂通信架空線的地區。拆除違建75.8萬餘平方米,整修道路75萬餘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1萬餘平方米,新建或規範提升各類便民商業網點213個。
共治共享,解決好衚衕難題
經過近6個月的集中治理和試運行,東城區東四街道首個不停車街區——東四九條近日正式亮相,昔日因停車佔道路難行的衚衕寬敞了、安靜了。
東四九條全長718米,緊鄰東四三至八條國家級文物保護區。以前衚衕兩側停滿了車,常常堵車。
為了改善衚衕環境,社區決定對東四九條衚衕實施停車自治管理,打造不停車街區。討論中,大部分居民表示同意衚衕實施不停車,但也各有顧慮:“若車不停在衚衕裏,還有哪些就近的地方可以停?”“家裏有老有小,萬一有緊急情況,車如果停遠了,耽誤事兒怎麼辦?”……
衚衕建設離不開居民的參與。針對居民訴求,社區安排社工及社會專業力量逐一入户宣傳,發放《致九條居民的一封信》,講解政策法規,彙總居民實際需求。街道還邀請交通、民警、律師等專業人士為居民解疑釋惑,形成了“專業支撐、居民自治、行業自律”的治理氛圍。
停車管理,要堵更要疏。東四街道協調轄區產權及管理單位,將衚衕東口的一片閒置拆遷滯留地改造成擁有56個車位的停車場。隨後,社區對東四九條衚衕居民111輛車進行了登記審核,按照“三證合一”原則,明確了各類居民車輛在衚衕東口停車場停放的優先順序,並結合分級搖號的方式落實每一個停車位的租用權,基本解決了東四九條衚衕居民的停車剛需。
“東四街道首個不停車街區的理念是‘空間換空間’,就是利用城市規劃的邊角地建設停車設施等,解決市民剛需,將本屬於居民的衚衕空間還給居民。”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胡向軍説,東四九條停車場具有“小型化、隱形化、端口化”特徵,雖然車位不多,但積少成多,解決的是居民關注的核心問題。
“以前在衚衕裏停車都是‘見縫插針’。如今有了‘專屬車位’,租用價格也適中,社區還成立了停車自治組織,訂立了停車自治公約。”東四九條居民劉先生租用了其中一個停車位,並與停車場管理單位簽訂了停車協議。
同樣,在建國門街道蘇州社區和崇內社區,由於毗鄰同仁醫院、北京醫院,以及東單附近的大型寫字樓,衚衕裏車多位少,亂停車成了蘇州衚衕風貌保護的頑疾。街道、社區始終堅持問計、問需、問政於民,面向居民開展了10餘次政策宣傳,廣泛聽取民意。在轄區單位和羣眾共同參與、廣泛支持下,片區內建成3座立體停車樓,通過搖號公平合理分配車位,讓居民翹首以盼的“衚衕內無車驚擾、衚衕外規範停車”成為現實。
王府井大街周邊寸土寸金,東城區動員53家企業單位、2452户居民參與共享停車協商,廣泛達成“企業降一點、居民掏一點、政府補一點”的共識。居民與企業逐一簽訂共享協議,先後實現了600餘個泊位的錯時共享,化解了衚衕停車“與民爭路”的矛盾,實現整個街區“無停車”。
截至目前,東城區已打造了39條“不停車”衚衕。
“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減量提質要求,保護歷史文化底藴,充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隨着《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的出台,東城區推進老城復興思路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
衚衕老居民,未來生活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