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人的故事·青年聽我説|馮輝:“我們辦的不是案件,其實是別人的人生”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綜合

  他們説:“法律應該維護公理、斬斷罪惡,檢察官必須是冷靜的。”她説:“檢察官是冷靜的但不是冷冰冰的,只有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才能讓人民羣眾體會到最大的司法善意。”

  “你一個學經濟法的,為什麼要當檢察官?”有很多朋友這樣問過郴州市桂陽縣檢察院刑事檢察官馮輝。在回答他人的疑問前,她總會先講一個故事——“中國十大檢察官”蔣漢生,他身上並沒有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花了七年零四個月的時間,糾正了一起錯案,讓一個冤獄近13年的農民在刑滿釋放前15天,提前獲得了人身自由。近八年的抗訴過程,困難和曲折可想而知,是什麼支撐他堅守過來?馮輝想,“檢察官”這三個字決不是意味着權利和財富,而是意味着一份責任和擔當,意味着對憲法和法律的忠誠,意味着對公平與正義的守望。正如屈原説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將人生交給人民檢察事業 

  2010年,馮輝研究生畢業。幾個月後,她進入郴州市桂陽縣檢察院工作。“從跨進檢察院的那一天起,我的人生就交給了人民檢察事業。”馮輝説。

  “在檢察工作中,我感受着同事們恪盡職守、樂於奉獻的精神,客觀求實、依法辦案的工作態度,清正廉潔、自尊自重的品格,嚴格執法、敢於監督的氣魄。”這種精神、這種態度、這種品格、這種氣魄,時刻鞭策着馮輝,告誡她要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檢察事業的進步與發展發光發熱。

  “基層檢察院案多人少,經常加班。晚上辦公樓依舊燈火明亮,樓梯間走動的腳步聲,頻繁開關的科室門,繁忙、匆促的身影,那是我們院的同志還在辦案子、趕材料。”這就是馮輝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打擊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糾紛;監督民行執法,維護社會穩定;做好公益訴訟,保衞碧水藍天。

  “我想一名檢察官的工作成就感,也許並不在於查了多少案子、逮捕了多少罪犯、而在於贏得當事人的悔悟、獲得一方和諧,獲得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支持和尊重。”馮輝説。

  怕死就不當檢察官

  2011年,郴州市桂陽縣檢察院接到縣公安局“3.3打黑”專案組案卷,要在7天內將厚達一米的三十餘本偵查案卷審查核實完畢,任務量極大。馮輝主動請戰,她白天做好內勤,晚上審閲摘錄。工作完成了,自己卻病倒了,住進醫院打了幾天的點滴。

  2012年,桂陽縣公安局向檢察院移送“3.29”涉黑專案,涉案人員牽扯到縣公安局部分幹警。辦案期間,馮輝收到自稱是“白黑兩道都有人”的恐嚇、威脅。面對這樣的挑釁,她的回應響亮有聲:“我不怕,怕死就不當檢察官。”

  2018年至2020年,馮輝在辦理中央督辦的“5.19”網絡惡勢力犯罪團伙系列案時,面對179本繁雜證據,層層析疑,最終在認定主犯構成網絡惡勢力的基礎上,引導偵查機關跨7省11地加強證據的補充收集。從提前介入到開庭歷時近兩年,在辦案的同時兼顧專案組全部近幾十萬字的綜合材料,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那段時間馮輝總是自嘲地説道:“我媽天天説我這女兒不是自己的,是檢察院的。”  

  馮輝想,一名檢察官所能做的,就是還事實以真相,讓犯罪嫌疑人心服口服,樹立法治的權威; 就是還被害人以公道,讓正義得到伸張,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維護法律的尊嚴,讓全社會相信法治的力量。

  老百姓反映的情況,就是辦案方向

  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檢察機關以內設機構改革為切入點,相繼成立公益訴訟部門。暫別了十年的刑事檢察工作,馮輝有幸成為公益訴訟檢察事業的一分子。

  在疫情防控期間,監督職能部門執法,對大型超市經營冷鏈食品、家禽肉類、散裝食品等進行突擊檢查,對不規範的經營者行為進行規範,向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積極履職,為打好疫情防控戰役助力,為人民羣眾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成了她和同事們工作的重點內容。

  針對媒體曝光的“黑心”桶裝水,她和同事們及時回應社會期待,對全縣四家桶裝水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檢查,翻山越嶺,深入1500多米的飲水巷道查看水源等。事後他們與監管行政部門就如何加強對縣內桶裝水生產企業的監管等相關問題召開了磋商會,維護公共利益和正常的市場秩序。

  2019年4月,黃某等8人將從外省運來的38.86噸工業廢渣,在未做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傾倒在桂陽縣轄區內,現場惡臭撲鼻,一遇雨天污水橫流,嚴重影響附近羣眾生活,破壞生態環境。馮輝和同事們及時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方向。2021年,法院以污染環境罪依法判處黃某等8人1年6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採納了郴州市桂陽縣檢察院提出的全部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處黃某支付環境損害費用、後續處置費用、環境損害鑑定評估費共計82萬餘元,並通過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這是郴州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公益訴訟案。

  為排除危險廢物對當地居民及環境的切身影響,她和同事們多次以圓桌會議方式召集職能部門磋商,及時將130餘噸危險廢物及二次污染物進行轉化處置,做無害化處理。“揚塵不見了,臭味沒有了,生活環境變好了,出行也更安全了。”看到當地村民的笑容,馮輝既歡喜又自豪。

  村邊的小溪水臭了、禁漁區內有人非法電魚、山路邊被傾倒固體危險廢物、外賣平台上的商家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小區裏的消防通道違規擺車、未成年人隨意出入網吧、旅店未實名登記入住旅客、文物未得到妥善保護……“老百姓們反映的情況,就是我們的辦案方向。”她説。

  “有其始之,則已之也難”。在馮輝看來,作為一名公益訴訟檢察官所能做的,就是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幹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做治山理水、守田護林的好事。

  選擇你愛的事業,愛你選擇的事業

  餘秋雨曾説:“選擇你愛的事業,愛你選擇的事業,並用百倍的信心、勇氣和努力去澆灌它,無論將來成功與否,你都能説‘我終生無悔’”。作為一名基層檢察官,馮輝實現了最初的夢。

  2015年,馮輝懷着雙胞胎寶寶,奔走在辦案區、看守所、犯案現場等地,雖然辛苦,但對於馮輝來説,辦好手中的每一個案件,就是對她寶寶最好的胎教。在湖南,天氣就像錄音機的“隨機播放”功能,上午還豔陽高照,下午就狂風暴雨讓人措手不及。跟着天氣變化的不只是他們身上的衣物,還有孩子們的感冒。雙胞胎寶寶生個病都是組團來,從不例外。“能不能請個假回趟家,寶寶高燒不退,吵着要媽媽……”接到電話的馮輝,正在忙碌地整理各種文書材料,當工作與家庭不能兼顧的時候,馮輝只能努力把工作時間縮短,把任務質量提高,這樣才能擠出更多的時間給小孩。“其實工作和家庭從來都不矛盾,我們既可以是好檢察官,也可以是好媽媽!”馮輝説。

  從檢十二年來,她經歷着各種改革。馮輝親歷了檢察事業各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十年檢察,追夢無悔。“我們辦的不是案件,其實是別人的人生。”初心不忘,馮輝時刻奔走在前行路上。 

  文案:牟昊琨 王涵(實習)

  通訊員: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