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世界發展的未來取決於中國”
“我們的國歌由中國作曲家創作,這是中國和幾內亞比紹友好關係的見證。”幾內亞比紹駐華大使安東尼奧·塞裏福·恩巴洛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説,幾內亞比紹的國歌《我們親愛的家鄉》是由中國作曲家曉河創作的。對於幾內亞比紹而言,中國是風雨同舟、攜手並肩的好朋友、好夥伴。他由衷希望在任內續寫兩國友好的佳話,為兩國合作探索更多可能。
“中國城市都保持了特色”
今年1月24日,恩巴洛飛抵中國,就任幾內亞比紹駐華大使。對於外交生涯的新一站,恩巴洛頗有“相見恨晚”之意。他説,從事外交工作以來,就一直想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今年才得以成行。
對於中國這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度,恩巴洛從朋友那裏打聽到不少關於中國的故事,平時也通過新聞增進對中國的瞭解。恩巴洛赴任前做足了功課,但親眼看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貌後,仍感到驚喜:“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更加真實的中國。”
短短几個月時間,恩巴洛到訪了河北、天津、湖南、新疆等多地。“我從未在這麼大的國家擔任大使,對我來説,這是全新的經歷。”雖是初來乍到,但恩巴洛對於中國的理解日漸加深。在天津,恩巴洛參加了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看到了中國在科技研發、建設智能城市方面的熱情與投入;在新疆,恩巴洛走訪烏魯木齊、喀什、阿克蘇等地,看到中國政府對新疆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視與保障;在湖南,恩巴洛參觀了中非經貿合作創新示範園和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看到了中國對非合作的真誠與努力……“我去過的所有城市都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城市都保持了特色,擁有強勁的發展勢頭。”恩巴洛感慨地説,“瞭解得越多,對中國的印象就越好。”
城市是恩巴洛讀懂當代中國的註腳,音樂則成了他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恩巴洛説,他每天晚上都會通過電台收聽中國歌曲。“雖然聽不懂在唱什麼,但是覺得很好聽。”恩巴洛笑道,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期待隨着時間推移,我能聽懂和喜歡更多中國歌曲,由此逐漸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中國改變了我們的醫療衞生條件”
恩巴洛也想做一位傳唱者,把中幾兩國友好故事講給所有人聽。“我認為醫療是人類的生命之本,中國在公共衞生領域給予幾內亞比紹的幫助至關重要。”恩巴洛曾任幾內亞比紹衞生部長,對於兩國衞生合作十分熟悉,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中國援建的卡松果醫院。
恩巴洛説,卡松果醫院為幾內亞比紹帶來了巨大幫助,“卡松果醫院是當時最有名的醫院,也是唯一一個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醫院。因此,很多居住在其他地方的人專程到卡松果找中國醫生治療。”自1976年中國政府向幾內亞比紹派遣第一批醫療隊以來,已有數百位中國醫生在卡松果接力這場改善民生的長跑:醫療隊年均門診量近萬人次、多次赴幾內亞比紹各地義診、與當地醫生無私分享學習……如今,從卡松果到中幾友誼醫院,從醫療專家組到“光明行”義診活動,從定期醫療器械援助到邀請幾內亞比紹醫生來華培訓學習,兩國醫療合作的成色更足。“中國改變了我們的醫療衞生條件。”恩巴洛説。
與中國醫者一道在幾內亞比紹揮灑汗水的還有中國的農技專家。自1976年起,中國農技專家的身影就一直活躍在幾內亞比紹巴法塔區,幫助當地種植水稻。不僅如此,他們攜手幾內亞比紹技術人員,不斷篩選水稻良種,其中,“美味12號”在當地種植大獲成功。“中國水稻良種在巴法塔生產、培育的效果非常好,我們的產量一直在翻倍。”恩巴洛説,“農業對幾內亞比紹的發展至關重要,非常感謝中國長期以來對幾內亞比紹農業發展給予的幫助。”
“中國是最具擔當的國家之一”
堅持互惠共贏是兩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默契,也是兩國踐行多邊主義的體現。恩巴洛表示,中國在多邊框架內發揮作用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要關切,因為中國始終在多邊框架內捍衞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對於這一點,包括幾內亞比紹在內的所有非洲國家都感同身受。”
在恩巴洛看來,中國對外合作秉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這對非洲國家維護自主性非常重要。“非洲需要中國,我認為中非合作取得成效改變了非洲的全球格局。”恩巴洛説,“自從中國與非洲建立合作關係後,非洲用短短20年的時間達到了過去500年都未曾達到的發展水平。”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依舊肆虐,“疫苗鴻溝”仍然存在。讓恩巴洛最難忘的,是中國一次次向非洲伸援手。“非洲非常願意接受國際社會向我們提供醫療援助。在所有國家中,中國明確表達了將全力支持非洲國家抗疫工作,還為此專門制定了對非援助計劃。”恩巴洛表示,中國不僅直接向非洲國家提供防疫物資、醫療器械和新冠疫苗,還幫助非洲國家組建本地的實驗室,發展本土製藥能力,“中國是最具擔當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恩巴洛瞭解到,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從國家獨立到消除貧困,從改革開放到“一帶一路”,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用自身發展不斷為世界進步注入動力。“我堅信,世界發展的未來取決於中國。”恩巴洛説。
(文/人民日報海外網 張六陸)
本文系人民日報海外網“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出品,特別鳴謝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