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爭端:與本土相距800公里,加里寧格勒如何成為俄羅斯領土?

引言:很多國家之間都存在領土爭端。我希望,通過了解外國之間的領土爭端的淵源,和他們彼此間的處理方式,來思考一下我們應當用何種態度,解決咱們與鄰國的領土問題。

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巨熊西邊,有一塊1.5萬平方公里的飛地(比北京市略小),加里寧格勒。有強迫症的同學一定很想把它應當併入鄰國,波蘭或者立陶宛。初中地理課的時候我也好奇,它憑什麼屬於俄國呢?可惜,地理老師沒講,歷史老師也沒講——就像魯迅的私塾先生,不願講“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一樣。

其實,這塊地方原本既不屬於波蘭,也不屬於立陶宛,而是屬於日耳曼人,甚至可以説是日耳曼人的“龍興之地”。怎麼講呢?今天的德國,源於十九世紀普魯士王國對日耳曼的統一。加里寧格勒,舊稱柯尼斯堡,在遷都柏林之前一直是普魯士王國的首都。哲學家康德和數學家哥德巴赫曾生活於此,恐怕沒有人會質疑他們的德國國籍吧?

一戰德國戰敗,波蘭復國,《凡爾賽和約》從日耳曼人傳統領地中劃出一塊給波蘭作出海口,史稱波蘭走廊(但澤走廊)。波蘭走廊將德國一分為二,東普魯士成為德國的飛地。

這張地圖,看着就彆扭,估計維持不了多久。此後的發展結果無非兩種:

選項一:德國收回波蘭走廊,連成一體,成為大國;

選項二:東普魯士消失,日耳曼人退出東歐。

希特勒選了第一個。通過公投合並奧地利(當時99%的奧地利人投了贊成票,願意成為德國人,《音樂之聲》中的上校是少數人),藉口蘇台德區吞併了捷克,然後閃擊波蘭,奪回了更多的土地。但隨着二戰戰敗,德國人再次被送上審判席——斯大林顯然不像威爾遜那樣的仁慈。蘇聯鯨吞了波蘭西邊的大片領土(以俄國人的眼光看,這些土地都是波蘭通過蘇波戰爭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手裏搶過來的;以波蘭人的眼光看,這些土地則是更早俄普奧瓜分波蘭時俄羅斯獲得的),再用德國的領土補償波蘭。東普魯士徹底從地圖上抹去,南部分給波蘭,富庶的北部則更名加里寧格勒,直接併入蘇聯。此地的原住民日耳曼人被全部遷xiao走mie,然後讓俄羅斯人移民過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衣缽,包括加里寧格勒。由於與其相鄰的土地屬於立陶宛(反俄急先鋒,已加入北約),所以加里寧格勒成了一塊飛地。但其戰略地位頗為重要,尤其體現在軍事上,為普京獲得了800公里的戰略縱深。大量的雷達基地佈防於此,還有波羅的海艦隊駐紮。但考慮到其面積太小,在全面戰爭中堅守無異於痴人説夢。所以,普京不會把“老本兒”放在這(空軍主力拱衞莫斯科,北海艦隊才是俄海軍的王牌),真打起來加里寧格勒屬於炮灰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領導人命名的城市多數沒能延續至今。列寧格勒,在蘇聯解體後經過公投變回聖彼得堡(列寧和彼得大帝,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斯大林格勒更名更早,1961年經“蘇共二十二大”審判,更名伏爾加格勒,同時將斯大林遺體移出列寧墓。只有加里寧格勒保留至今——不過也是,總不能更回柯尼斯堡還給德國吧?

斯大林、列寧、加里寧

最後,談一點個人對於領土糾紛的態度。年輕時常有“寧可華夏不長草,也要收回那個島”的豪情。但我現在,更欣賞德國人對領土問題的解決方式。東西德統一後,把領土態度寫入《憲法》:“德意志散落在外的領土已全部收回,從此不再對外提出任何領土要求。”這其中,包括了阿爾薩西-洛林(《最後一課》中小佛朗仕的家鄉,肖邦父親的故鄉),波蘭走廊,東普魯士,奧地利,蘇台德區……然後開開心心的建設自己的國家,現在人家仍舊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7 字。

轉載請註明: 領土爭端:與本土相距800公里,加里寧格勒如何成為俄羅斯領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