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2年過去了,中國堅毅前行,但永不會忘記那一天!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5月8日電(劉淙、孟湘君)“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持和友誼,並謹此緬懷罹難烈士”。這是一段金色的、特殊的“墓誌銘”。它被鐫刻在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舊址前,黑色的大理石紀念碑上。

2021年5月7日,是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22年的紀念日。紀念碑前,依舊擺滿了悼念的鮮花。彷彿一個新的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憑弔與追思。

塞爾維亞勞動、就業、退伍軍人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特帕夫切維奇、貝爾格萊德市市長韋西奇、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及部分館員、塞各界友好人士,都前來祭奠。

黑暗的那一天

22年過去了,都説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是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在導彈下犧牲的三位中國記者;也會永遠記得,當年美國和北約的作為。

當地時間1999年5月7日晚23時45分,將近午夜時分的南聯盟首都貝爾格萊德街頭,炸彈突然從天而降,電網癱瘓,一片漆黑。

從美國本土起飛的B-2轟炸機,突然“精準地”向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投下5枚炸彈。巨響傳來,數十人被炸傷,三名在使館的中國記者——邵雲環、許杏虎、朱穎不幸罹難。

在聽聞使館被炸的消息後,中國商人沈紅趕到現場。映入他眼簾的,是一片混亂。

使館大樓還在燃燒,滿身都是血和灰塵的工作人員,從窗户往外爬。

“我們不能進去,有很多煙,沒有電,我們什麼也看不見,太恐怖了!”沈紅回憶道。

他看到了自己認識的使館文化參贊,參贊將窗簾綁在身上,從二樓的窗户逃了出來。“我們沒看見他已經受傷,他自己也沒注意到。我和他握手時才發現,我的手上都是血。我告訴他:‘你受傷了,你受傷了!’他看見血就暈過去了。”

這是戰爭行為!

一切的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人們難以置信,在本就未經聯合國授權的這場空襲行動中,被當地人視為“安全保障”的使館,竟會在一夕之間成了斷壁殘垣。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繞開聯合國,悍然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這場企圖以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國的霸道行徑戰爭,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包括中國在內,許多熱愛和平的國家的反對。

當時,美國和北約已經由於日益增加的平民傷亡而引發譴責,沒想到,他們竟轟炸了中國大使館——中國主權的象徵。

沈紅説,在他看來,轟炸使館,就是戰爭行為。

這樣的罪惡行徑,不但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也是對外交關係公約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

轟炸後的最初幾小時內,美國和北約很快公開宣佈,這是“一起事故”。一個多月後,美國給出所謂的解釋稱,中國使館被炸,是“由一系列基礎性錯誤”導致的。

對於這樣毫無説服力的説辭,中國無法接受。

中國人民不可欺!

1999年6月,美方派特使赴中國解釋轟炸大使館事件時,時任外交部長唐家璇直接對他説:“‘誤炸’結論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接受的。”

同年7月15日起,中美雙方代表在北京,就使館被炸索賠案進行談判。

這是新中國成立50年來,首例直接針對外國政府的索賠案件。不僅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也關係到重大國家利益及民族感情,意義重大。

中美雙方共進行了五輪談判,每輪談判都十分艱苦。中方代表團始終牢牢把握主動權,迫使美方在談判中不得不採取低姿態。

唐家璇回憶道:通過談判,中方最大的收穫是讓美國知道,“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欺負的”,中國人民為了捍衞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不惜犧牲一切的。中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行徑。

在中國政府嚴正交涉和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下,美國政府最終做出公開正式道歉並賠償,但仍然堅持“誤炸”的説法。除此之外,無法再提供更令人信服的解釋。

22年後,中國人沒有忘記

22年前,我們是什麼樣的態度,22年後,我們依舊是,並且比當時更加強硬。

2021年3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提到此事時這樣説道:“中方想提醒北約,北約還欠着中國人民的血債。北約不要忘了,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嚴重違反有關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悍然對南聯盟進行轟炸,造成了包括三名中國記者在內的大量無辜平民遇難。逝者已矣,但生者更需要警醒和反思。”

同一天,正在塞爾維亞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專程去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舊址,憑弔被炸罹難的三位中國同胞。

魏鳳和感慨道:“今天,我們專程到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憑弔烈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中國軍隊絕不允許這樣的歷史重演,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決心捍衞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1999年5月7日,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黑暗的一天。

那之後的每一天,中國人帶着傷痛,懷着哀思,在經濟、軍事、外交……各個領域磨礪、提升自己,披荊斬棘,堅毅前行。

正如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所説,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同時,22年來,3位烈士的鮮血,也激勵着每一箇中國人團結奮鬥,建設更加強大的國家。

無論過去多少年,中國都絕不會忘記,曾經受過的委屈與屈辱。而這些,只會更加激勵我們奮進。

無論是戰火紛飛時,還是和平盛世裏,中國,永不會忘記烈士的姓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