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那是一段帝國主義列強的鐵蹄可以肆意踐踏中國而中國又毫無反抗之力的歷史。是的,弱國無外交,所以即便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卻仍然無法阻止被他國劃分土地。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才徹底擺脱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時移世易,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上不了忽視的一股力量,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很可惜,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國弱民窮的階段。今年,日本某縣在三個月時間內接連發生了3起牧場小牛被盜事件。對此,日本《農業商務》主編卻誣稱牲畜被盜可能是中國人所為。該主編給出的邏輯是這樣一個三段論,因為今年爆發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國國內的生豬市場存在嚴重的缺口,所以牲畜被盜可能是中國人所為。很顯然,這種想法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憑什麼是中國人盜竊,難道其他國家的人就不可能麼?
當然,後來警察的調查結果,迅速打臉這位主編的武斷猜測。中國人顯然對這些牲畜缺乏興趣,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真正的罪犯是越南人。
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之下,就武斷地推測中國人是盜竊者,這種基於內心根深蒂固偏見而從潛意識裏迸發出來的猜測是不能讓人接受的。
當然,對於偏見,我們不必糾結,畢竟曾經的中國給了他們深刻的弱者的印象。在西方世界裏,弱者是可以被同情的,但崇尚“強者”才是被提倡的一種傳統,比如人們熟知的騎士間的決鬥,只有強者才有資格獲得歡呼聲。所以,中國想要獲得尊重,就必須要讓自己變強,變得更強。
去年以來,美國對我國發動了前所未有的貿易戰,不僅如此,特朗普總統還用政治手段打壓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給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中國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外部惡劣的環境,恰恰使中國國內空前團結,有效抵禦了“貿易戰”的影響。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嚴密的封鎖,但是即便如此,中國依然在大踏步往前發展,這便是中國人的韌性,這便是中國必然會強大的內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