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老鐵路續寫60年友誼——貫穿交通動脈 承載發展夢想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光明網】;

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承載着老撾人民發展夢想和中老友誼的交通大動脈終於變為現實。

“陸鎖國”變“陸聯國”

老撾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也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因地勢高、山地多,交通不便,全國之前只有3.5公里鐵路,經濟發展受限。

中老鐵路於2016年12月正式動工,線路全長1035公里,是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國際鐵路,北起中國昆明市,向南過中國磨憨鐵路口岸和老撾磨丁鐵路口岸,進入老撾北部地區,直達老撾首都萬象。

中老鐵路建成後,昆明至磨憨、萬象至磨丁的旅行時間,分別由現在的10小時、14小時縮短至6小時、4小時以內。中老鐵路沿線的旅遊資源開發也將得到較大助力。老撾琅勃拉邦的世界文化遺產、萬榮的美麗山水、萬象的眾多名勝古蹟,中國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普洱的原生態茶園,將成為更多遊客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此外,中國網民也在熱議昆明—萬象朝夕可達的“雙城生活”,西雙版納等地也將從此改寫不通鐵路的歷史。

中老鐵路是連心路,也是發展路。中老雙方將以這條鐵路為依託,統籌互聯互通和產能與投資合作,促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建設一條路,造福一方人

據介紹,自中老鐵路開建以來,中方共為老撾人民提供11萬人次就業機會,購買老撾當地材料和物資超過51億元人民幣;為沿線村民接通水電,修建近2000公里的道路水渠,有力拉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而從長遠來看,世界銀行發佈的報告顯示,通過與“一帶一路”網絡連接,作為老撾通往全球供應鏈紐帶的中老鐵路,從長期看將會使老撾的總收入提升21%;到2030年,每年沿中老鐵路走廊途經老撾的過境貿易將會達到390萬噸,包括從海運轉向鐵路的150萬噸。

“經濟依賴資源配置,中老鐵路不僅是地理層面多了一條通道,更重要的在於增加了資源配置的機會,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激活老撾經濟。”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

“作為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老撾國內80%以上的農產品都出口到中國。”老撾農林部種植司副司長本佔·古本納西向記者表示,過去幾年,較高的運輸成本使得老撾的農產品和鄰國相比缺乏優勢。中老鐵路開通後,萬象與昆明之間的運輸費用將下降40%至50%,老撾農產品價格在中國市場會更具競爭力。

一路向南,命運與共

2016年9月,中國與老撾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是我們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沿線國家簽署的首個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當年12月,中老鐵路正式動工。

2021年是中老建交60週年,也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不久前,中國、老撾等十國向東盟秘書長正式提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核准書,達到協定生效門檻。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為區域內的貿易、投資等領域創造更多商機。

終於如期通車的中老鐵路,連着兩個國家,更連着兩國民心,成為中老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載體、真實寫照。為切實發揮中老鐵路的輻射和示範效應,下一步,各方還將研究啓動中老泰連接線建設,並進而南下同馬新鐵路網聯通、北上同中歐班列對接,真正實現翻山越嶺、通江達海。

我們相信,中老鐵路將把老撾的“陸鎖”短板轉化為“樞紐”優勢,成為地區互聯互通的“加速器”和經濟合作的“新引擎”,為包括老撾在內的地區國家鋪就發展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