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前突遭厄運
1957年,房秀英出生在山東省的一個小山村,過着每天啃高粱餅子的貧困生活。24歲那年,經親戚介紹與徐官屯鄉陳官屯村的李慶同結了婚。婚後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大女兒的出生為這個温馨的家庭添了一份幸福。李慶同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心疼妻女,一年到頭種地、打工閒不下來,掙下的錢也足以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滋潤富裕。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時間一晃到了1992年,一場厄運突然降臨。李慶同在一次趕大車運輸水泥電線杆的過程中,發生事故。因為鋼絲繩斷裂,李慶同的左腿被砸中。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晴天霹靂,房秀英覺得整個天都塌了。看着年幼的女兒,面對年邁的公婆和生命垂危的丈夫,房秀英暗下決心:“我不能退縮更不能逃避,我要擦乾眼淚,挑起這個家庭的重擔。我一定要照顧好他,照顧好女兒和公公婆婆。”經過整整60天的治療和房秀英的悉心照料,李慶同保住了命,但卻永遠失去了左腿。正值壯年的他一時無法接受從此殘疾的現實,對生活沒有一絲熱情,他不願成為家人的負累,住院期間多次表示放棄治療,省些錢給老人孩子。看到丈夫如此頹廢,房秀英的心都碎了,她強忍着淚水安慰丈夫説:“只要你在,這個家就在,只要有家,日子會慢慢好起來。”堅強的房秀英用一輛三輪車把丈夫接回了家。
丈夫回家後,護理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雖然房秀英在丈夫住院期間就和醫院護士學習了不少技巧,但一個女人照顧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大男人,在體力上就有很大困難。那段時間,丈夫心情不好,對生活毫無信心,整日消沉,房秀英在照顧其衣食起居的同時還要耐心勸慰。在面對村裏人勸她要考慮考慮將來時,她從沒動搖過。
二十八年中風雨奔勞
家庭遭厄運,家中的安逸生活發生了急轉直下的變化。李慶同不僅需要卧牀靜養,而且因為驚嚇和身體的落差,精神幾乎崩潰,整天都不説話,天天除了呻吟就是長吁短嘆。全家的生計就落在了房秀英一人的肩上。
為了養活一家老小,房秀英幹起了平日裏男人乾的活兒,白天打理家裏的4畝多地,還要定時回家給丈夫做飯、端屎倒尿、照顧孩子和老人。由於體力的限制,技術的缺乏,這一年,房秀英種田的收成遠遜於其他人家,再加上沒有別的收入,家裏的經濟條件更差了,她急得偷偷抹淚。要強的房秀英開始四處拼命打零工,毛衣廠、鞋廠、花廠,哪裏可以幹活兒,她就毫不猶豫地跑過去,她從不讓自己閒下來,這樣的日子一干就是兩年多。
慢慢地,在房秀英細心的照料下,李慶同的身體狀況有了好轉,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也能看到笑容了,但是徹底失去勞動能力已經無法改變。就在這時,房秀英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再生一個孩子。這個決定遭到丈夫的強烈反對,李慶同心疼妻子,本來已經很累了,再要一個孩子,從懷孕到生產、養育,經濟負擔加重不説,妻子已經快40歲了,身體怎麼受得了呢?但是房秀英卻堅持説:“多一個孩子養你,我才可以放心。”
轉年,兒子出生了。從懷孕到兒子上幼兒園的這幾年時光,房秀英從來沒有一刻的空閒。在最困難的時候,婆家人的愛和幫助是房秀英無盡的力量,幫她渡過難關。農忙時節,婆家的姐夫幫忙種地,而且還經常接濟錢財和生活用品。生活就在這艱苦和相互攙扶中一天天延伸向遠方……
28年的跌跌撞撞,28年的不離不棄,房秀英為了兩個孩子的成長,為了丈夫身體和心理的康復,竭盡了全力,耗盡了心血,但她無怨無悔、任勞任怨。
二十八年後苦盡甘來
28年,房秀英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女人變成了一位飽經風霜的中年婦人。她將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這個家。在她看來,只要堅持下去,什麼坎兒都能邁過去。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堅持走到底,這就是責任,對丈夫、對兒女的責任。
讓房秀英欣慰的是,兩個孩子都很懂事。由於家庭情況特殊,大女兒在接到司法警官學校錄取通知書後含淚選擇輟學,留在家幫媽媽帶弟弟、照顧爸爸。多一個幫手,多一份信心,房秀英幹活的時候底氣更足了,但心底卻永遠藏着一份對女兒的歉疚。兒子很小就會幫着做家務,學習從來不用父母操心,學習成績優秀,考入天津一所重點大學,在校期間勤工儉學,從不向家裏要錢,今年暑假畢業後順利參加工作,已經漸漸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李慶同的精神和身體也好多了,學會了做飯、做家務,安上假肢後還能騎電動三輪幫着妻子做些簡單的事兒。談起妻子多年的堅持和付出,李慶同説:“對她有愧疚,但沒有辦法,這輩子還不清了,只能下輩子還她。”這就是愛情,這就是親情。28年的細心照料、相濡以沫,28年不離不棄、默默陪伴……這就是房秀英的真情守望,她守望着孩子的成長,守望着丈夫的健康,也守望着人間真情的綿長和久遠。
歲月染白了房秀英的雙鬢,在她的額頭刻下了年輪,更為她的愛與諾言鍍上了金。這個平凡卻又堅強善良的女人,始終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獨立的人格,傾心詮釋着家的內涵和深意;以瘦弱的身軀,解讀着屬於她那份獨特的愛;她把愛化為濃墨重彩,將一個困難的家,變成了一抹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