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盲人音樂老師 琴絃讓夢想有了光

  無論去哪裏,阿杰都會帶着自己的吉他。阿杰是一位盲人,對他來説,這六根琴絃上不僅僅承載着自己的夢想與追求,還能帶給自己和他人以鼓勵。指尖搭在琴絃,讓他內心充滿力量。

  2014年,在一次公益演出中,阿杰偶然遇到了DOREMI(一個幫助盲人學習非洲鼓和尤克里裏的民辦非營利機構)的創始人陳華信,當時陳華信正籌備成立一家樂坊,幫助視障者學習音樂。阿杰成了音樂坊的第一位盲人老師。

  樂坊以音樂教坊的模式幫助視障者學習音樂,阿杰既是音樂老師,也要負責打理樂坊經營。

  阿杰每個月可以從樂坊拿到兩三千元的工資,樂坊給他提供了食宿。下班後,阿杰和朋友回到住處,通過微信語音,他可以自如地和學生聊天,指導學生。

  平日裏,阿杰在樂坊給學生上課,空餘時間則全身心投入到公益當中。阿杰揹着非洲鼓去中山四路街演,為接下來的肇慶懷集福利院公益行籌集經費。每年暑期,他都會去當地福利院做公益教學。

  音樂與公益,這是阿杰一直夢寐以求夢想要做的事。一次在外來工子弟學校義演結束後,阿杰開心地摸着隊友的頭。在公益教學中,阿杰也嘗試原創,現在已經寫出了《為理想打拼》、《習慣》等25首歌曲。

  廣州市福利院也是阿杰常去的地方,這裏的孩子大多沒有音樂基礎,阿杰需要從最簡單的節拍開始手把手教他們。一小節兩拍,四拍,八拍,慢慢幫他們找到樂感。看不到琴譜,阿杰便把譜子念出來,孩子們一點一點地記下來。

  説起阿杰與音樂的緣分,得將時光倒推2005年,從他的眼睛説起。那年,患先天性白內障的阿杰在一次眼部手術後視網膜脱落,他發覺自己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半年後,眼前再也沒有一點亮光。

  在學校看不到黑板,念不了書,阿杰只能回到老家清遠。鄰居家老放音響,他常聽得入迷。見他喜歡聽音樂,父親給他買了一台只有兩組琴鍵的舊電子琴。沒有mp3,阿杰就放着錄音帶,讓表哥把樂譜扒下來,然後跟着樂譜在琴上逐個摸索,彈出聲音。這段自學時光讓阿杰打下了音樂基礎。

  在廣州盲人學校唸書時,阿杰和同學一起組建了“心靈樂隊”,阿杰擔任樂隊主唱。憑着對音樂的熱愛,他們經常組織參與各種演出,並逐漸被外界所知曉。

  2013年,從盲校畢業,阿杰和大多數盲人一樣,去了一家按摩店做推拿,這一做就是一年半。“累,很壓抑”,他這樣概括那段時光。上班時間不固定,經常熬夜到凌晨一兩點,阿杰有時給客人按摩着忍不住睏意睡着。體力上的勞累和工作的無奈讓他身心俱疲。

  一年後,他離開按摩店,做了音樂老師。現在,除了在樂坊教課,去一些公益場合外,他和樂隊隊友經常去書店咖啡廳等地開音樂分享會,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大學生。

  出行不便,健身成了阿杰在音樂以外不多的興趣。眼睛看不到的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用手觸摸,丈量它的尺寸。

  廣州市福利院也是阿杰常去的地方,這裏的孩子大多沒有音樂基礎,阿杰需要從最簡單的節拍開始手把手教他們。一小節兩拍,四拍,八拍,慢慢幫他們找到樂感。看不到琴譜,阿杰便把譜子念出來,孩子們一點一點地記下來。

  健身完,阿杰習慣在洗手間整理好頭髮再走,他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阿杰説,音樂帶領他從看不見光的世界裏走了出來,他想用音樂幫助和自己一樣的視障者。另一方面,他覺得社會提供給盲人的就業機會太少。提到盲人,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按摩,阿杰想用音樂幫他們找到另一個就業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6 字。

轉載請註明: 有温度的視覺:盲人音樂老師 琴絃讓夢想有了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