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老人從渣土山中修便民路 被指責“侵權”(圖)

6名老人從渣土山中修便民路 被指責“侵權”(圖)

  移山開出便民路 動的卻是鄰家土?昆明溪畔麗景小區“愛民道”起爭議

  記者 連惠玲 實習生 彭煜淇 楊春黎 文 記者 高偉 龍宇丹 攝

  雲南網訊 盤龍區金汁河畔溪畔麗景小區後方一塊堆滿渣土的地上,上至90歲下至60歲的6名老人,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一張小推車、幾把鏟子和鋤頭,從滿是渣土的小山堆中修出一段能走人通車的便民路,這原本是件利民的好事,卻引發了一些爭議。

  回放

  突如其來渣土山

  盤龍區金汁河畔溪畔麗景小區後方,毗鄰禧瑞都小區的一片空地上,有一條大約長30多米寬4米的水泥路。

  小路靠近小區的擋頭一端,有一塊略顯粗糙的石碑,上有淺紅色的七行字,只是字跡略模糊,大意為: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幾位60歲至90歲的老人修路方便住户出行,最下面寫着“溪畔麗景愛民道”。

  記者見到負責修路的周大爹,他今年60歲。他説,2015年7月,這片空地完全被渣土掩埋了,“隔壁樓盤的渣土堆倒在我們這裏,簡直就像小山一樣”。

  2015年11月16日,本報曾報道過此事,周大爹和住户通過打市長熱線和找物管無果後,推着小推車、帶上鏟子和鋤頭,準備自己鑿出一條路來。

  六老人修愛民道

  每天早上8點半左右開挖,挖兩個小時停工。僅半年時間,他就瘦了12公斤。

  在這期間,90歲的老人劉明相也參與其中,這位戴着畫家帽和眼鏡的熱心老人説:“原來是規劃有一條路的但是一直沒有修,後來又被渣土堵了,從這裏出進的人很多,主要是我重孫上學不方便,路太爛。”

  劉明相正是看到周大爹修路,才決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就幫忙出出力剷剷土這些,本來是要給老周錢的,但是他又不要”。

  “修路是因為整個小區都不方便,一開始是兩三個人,後來慢慢就到了6個人。”82歲的普鳳勝老人也堅持挖了幾個月,親眼看着一條小路慢慢擴寬,老人心裏也舒服多了。

  而72歲的徐鼎堅持參與挖路就一個理由,“路只能通不能堵”。

  修路時,不少熱心住户給他們買水、買飯,以表達感激之情。

6名老人從渣土山中修便民路 被指責“侵權”(圖)

  如今的道路已經是水泥路

  爭議

  愛民道或侵權

  一日,禧瑞都物管幾位工作人員與修路的周大爹發生了言語衝突。

  “從圍牆到現在他們修的路的這塊三角地帶都是屬於我們禧瑞都的地界,他們這樣修路其實是不對的!”禧瑞都物管工作人員張女士説道。

  聽聞此話的周大爹卻激動了起來:“是你們的麼,你們不來修路,拿垃圾桶堵路,破壞我們村子裏出行的路!”

  自稱禧瑞都業主的馮先生説:“這條路本來就屬於我們禧瑞都的地,他們這樣做其實是侵犯了我們禧瑞都業主的權利。”

  雙方一度言辭激烈。

  雙方各執一詞

  據瞭解,這塊被修成道路的地屬於禧瑞都開發商所有。

  周大爹介紹,溪畔麗景小區前身是下河埂村,“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有這條路了,供下河埂村和小壩村的居民通行,是供了幾輩人通行的方便之路。”後來這片空地的確賣給了禧瑞都,村上曾經集資30萬元修建的道路也被開發商毀掉。

  周大爹稱,正是這個原因,雙方開始了糾紛,為了不讓他們出行,就把渣土倒在小區後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與小區幾位業主決定一起修路,但多次遭遇對方阻撓”。

  隨後在禧瑞都物業處,工作人員張女士説:“他做好事我們不反對,如果我是溪畔麗景的業主,那我肯定支持。但是如果他在別人的產權上做好事,侵犯了別人的利益那就不行。”

  張女士介紹,此塊空地由於一直沒有規劃好,因此未開發,“我們這邊也有業主反對,因為這條路在我們小區外圍上,長期車來車往,業主公共路受損,怎麼樣找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很頭疼。”

  調解

  問題懸而未決

  盤龍區聯盟街道金菊路社區專職副主任劉波告訴記者,這條愛民道的確引發了一些糾紛。

  “去年5月周大爹就來跟我反映情況了,小坡這段路的確屬於禧瑞都所有,當時的情況是禧瑞都樓盤的房產證沒有辦下來,外圍環境不過關。這條路的確如老人所言,都被渣土堆了起來。”

  劉波説,對於小區的道路,政府有規劃,“政府計劃修支105路,從穿金路到金汁河橋頭,從小區進來的路段就是屬於支105的前段。”因為這條路牽扯到了周邊3個小區:禧瑞都、雲錫花園、溪畔麗景,因此後面的路一直沒修。

  “新修的這個小坡路在兩個樓盤中間,因為資金各方面有限,這條路是用泥土、木板、石板支上去的。”劉波説,去年下半年,禧瑞都將堆在路兩邊的渣土填平,並用遮掩網遮起來,這才沒了渣土成堆的現象。

  8000元感謝費

  劉波説,禧瑞都曾於2016年拿出8000元給周大爹,感謝他將路鑿出來,但之後需要收回管理權,“但是他們管得並不好,從去年到今年,他們也鋪過路,但都是用石板鋪,一下雨就不行。”

  周大爹則稱,自己修路並非是為了錢,“我只是為了方便大家,而且拉石料、拉渣土這些錢都是我出的,我還買了多少樹來給這片地方綠化。”他説,之所以栽樹,也是因為想真的把小區變得美一些。

  劉波稱,由於禧瑞都管理不理想,社區只能向街道辦求助,最後由街道辦出面於今年7月15日組織了人力和物力重新鋪了路面,土路變成了水泥路。

  金菊路社區書記柏玉説:對於周大爹他們在街道、社區以及物業沒有介入的情況下,為了住户出行方便自發修路,這種精神應該表揚。

  聲音

  身處圍城之中

  無此路很不便

  “我們這個小區是被圍起來的。”周大爹説,他的話引起了不少業主的贊同,一些業主認為該小區已經是一座半封閉的圍城。

  地圖上看,溪畔麗景位於雲錫花園和禧瑞都中間,小區東側是金汁河,西側和南側被二環東路小莊立交夾擊起來。

  “他們做了件好事,路不通我們就只能繞遠路了,這幾位老人很了不起。”2013年就入住該小區的一位業主稱,過去此路十分難走,甚至有老人摔倒在路上,“出去至少要半個小時”。採訪中,該小區多數居民都為老人修路點贊。

  除了這條小路,還有前門可走。記者以農貿市場為終點,光是從小區內繞到正門就要10分鐘左右,再到農貿市場買菜要20分鐘路程,但從愛民道只要5分鐘就能走出小區,並且直達穿金路,上下沿線有兩個公交車站。

  對於溪畔麗景這條便道,禧瑞都的業主則看法不一。李女士説:“門口的空地是我們的停車場,那邊人來人往還有電單車出進,我們車停在外面很擔心。”不過也有業主認為,儘管產權在禧瑞都,但是能讓大家出行方便就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6 字。

轉載請註明: 6名老人從渣土山中修便民路 被指責“侵權”(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