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寫有“中國、世衞組織、民主黨、奧巴馬和媒體”選項的轉盤旁,美國總統特朗普琢磨着“今天該罵誰?”這幅在推特上流傳的漫畫,將一心甩鍋的美國政府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20日,華盛頓選擇的是中國,策略是集中火力將攻擊推向新高潮。當天,特朗普連發數條推特指責中國。
德國新聞電視台稱,“瘋子”“笨蛋”等用詞令國際社會震驚,還從沒有一個美國總統以這樣的方式批評另一個國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極力模仿老闆的腔調指責北京,白宮則發佈一份16頁報告“全方位”攻擊中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的選舉模型預測,疫情造成的衰退將令特朗普在大選中遭受“歷史性失敗”。這為美政府何以歇斯底里般攻擊中國提供了最直接的註解。在美國一些政客眼中,選舉顯然比人命重要。21日新冠病毒已令超過9.3萬美國人失去生命。“我們奉勸美國的個別政客把時間、精力多放在應對疫情上,而不是一門心思玩弄指責遊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的這番話顯得苦口婆心。
對中國“從早罵到晚”“從早罵到晚。”台灣《聯合報》發自華盛頓的報道這樣描述特朗普在推特上的一天。20日早晨,特朗普發推説,“中國一個瘋子剛發表聲明,將病毒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的責任歸咎給中國之外的所有人”。當天,中國並沒有什麼人發表這樣的聲明。這番荒謬言論令其推文的評論區成了大型“翻車現場”。指責特朗普糟糕抗疫表現的留言獲得大量點贊。有網友諷刺説:“現在這裏就有一個瘋子正把他的責任推給中國。”
當晚,特朗普又將矛頭指向“中國發言人”,稱是中國的發言人散佈虛假信息,拼命想掩蓋中國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的痛苦和傷亡。“誰在全力以赴維護人民生命健康,誰在竭盡所能推動國際合作?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世人會看得清楚。”趙立堅21日對這番無端指責淡然回應。
美聯社21日報道稱,在就應對疫情對中國發起猛烈抨擊之際,白宮20日發佈報告詳數所謂“中國的惡意活動”。這份名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方針》的報告稱,中國給美國帶來經濟、價值觀和國家安全三大挑戰。特朗普政府認為與北京展開象徵意義和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毫無價值”,“當安靜外交被證明是徒勞時,美國就將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紐約時報》援引一名匿名美政府高官的話説,這份報告不代表美國的政策發生變化,但它擴大了特朗普日益強硬的言論。他希望這能讓選民產生共鳴,將對疫情的怒火撒到中國身上。
這一連串動作充滿蓄謀已久的味道,蓬佩奧甚至為上述報告的發佈提前造勢。《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在國務院20日的記者會上,蓬佩奧以一系列對中國的抨擊作為開場。他再次猛烈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台灣、香港等問題上詆譭抹黑中國,並使用了“殘暴”等極端字眼。蓬佩奧聲稱中國承諾為全球提供20億美元援助與“中國給世界帶來的傷害相比微不足道”。英國路透社評論説,蓬佩奧説這番話時,世界多國正呼籲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特朗普則威脅永久停止對世衞組織的資助。
“和以往一樣,蓬佩奧這次還是信口雌黃,把一個極端不負責任的政客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他所散佈的一套謊言在國際上已經破產。”趙立堅21日奉勸在台灣、香港問題上,蓬佩奧應該先搞清楚美國的國土範圍,不要動輒干涉別國的內政。“否則,他是絕對要碰壁的。”
20日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局發佈消息稱,批准以1.8億美元的價格向台灣出售18枚MK-48重型魚雷。德新社説,這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最新挑釁,料將進一步加劇華盛頓與北京本已緊張的關係。中國21日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稱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華盛頓郵報》提醒民進黨當局説,隨着美中之間的言辭越來越激烈,台灣被捲入新的風險。
在為國內觀眾表演失業人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消費支出正在消失,GDP走向崩潰。CNN報道稱,特朗普最大的政治資產——經濟可能成為他的最大弱點。牛津經濟研究院20日發佈的全美選舉模型預測,疫情造成的衰退將令特朗普在11月大選中遭受“歷史性失敗”。該模型正確預測了自1948年以來,除1968年和1976年之外的所有選舉結果。不過CNN強調,基於經濟趨勢的模型並非“政治水晶球”。更何況特朗普還有6個月的時間與拜登辯論,並將疫情責任甩鍋給中國。
“中國散佈大量虛假信息,因為他們極其希望拜登贏得總統大選,以繼續佔美國的便宜。”20日,特朗普以這條推特“收官”當天對中國的罵戰,表露出他的真實用意。俄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專家彼倫日耶夫對俄羅斯“今日經濟”網説,發動信息戰的是特朗普。他將“中國牌”作為反拜登的秘密武器,並相信謊言可以幫助他贏得第二個任期。
蓬佩奧也有他的私心。《華盛頓郵報》21日稱,蓬佩奧推行外交政策時,腦子裏想的都是國內觀眾。他用公款在國務院宴請億萬富翁、最高法院大法官、政界要人和駐外大使等。蓬佩奧在世界舞台上代表美國,不幸的是,他似乎是在為國內觀眾表演。英國《泰晤士報》説,蓬佩奧被指在為自己角逐白宮鋪路。
《華盛頓郵報》説,蓬佩奧精明地與一位善變領導人相處,但越來越明顯的是,他既缺乏美國外交官的支持,也缺乏美國最親密盟友的支持。美國顯得很孤立。俄羅斯政治分析家米羅諾娃對“今日經濟”網説:“我認為,特朗普將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結局。當真相大白時,他會受到世界的評判。”
大選深入,美國可能“更骯髒”對華攻擊,美國的邏輯是什麼?在俄羅斯政治學家米赫耶夫看來,美國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沒有發展的權利。他在接受“俄羅斯1”電視台採訪時説,中國希望成為全球事務的參與者,美國的霸權主義模式和霸權戰略卻要阻止任何國家接近美國的水平。
“鷹與龍的爭鬥”,德國《時代週報》21日評論説,在過去幾週中,美國總統對北京的態度已經走到極端。可以肯定的是,隨着美國大選的深入,這種態度將“更骯髒”。美國CNBC網站也認為,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在大選前進一步惡化。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説,在特朗普政府可能採取的行動方面,他“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美國會發起新冷戰嗎?提出這個問題的德國《焦點》週刊21日稱,美國政府正在襲擊中國,從疫情到華為,再到對台售武等。中美關係緊張可能進一步危及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儘管受到國際批評,特朗普政府仍然覺得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甚至要讓美國經濟與全球脱鈎。這一切讓人擔心會引發新的全球冷戰。
但德國《時代週報》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衝突不是新冷戰。該報説,與美蘇冷戰不同,美國與中國的聯繫太緊密了,美國無法像對蘇聯那樣隔離和遏制中國。特別是,中國對冷戰並不感興趣。它正巧妙地利用對手的弱點,來應對這個搖擺不定的超級大國的攻擊。
延伸閲讀借疫情煽動種族主義加劇美國社會分裂截至5月20日,全美50州和首都華盛頓都不同程度地重新開放經濟活動,但新冠疫情依然嚴峻,死亡人數繼續攀升,美國民眾的緊張情緒並未消散。而對許多亞裔美國人來説,則另有一重擔憂,那就是在一些美國政客的煽動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可能繼續增加,從而加劇美國的社會分裂。
疫情種族主義至少給亞裔美國人帶來三重傷害。一是疫情本身給亞裔美國人造成的健康風險和生命損失;二是亞裔在生活和經濟狀況方面深受打擊,如在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亞裔失業人數增幅遠遠高於其他族裔;第三也是最為突出的,是與疫情相關的種族歧視與仇恨犯罪顯著增多。
疫情暴發以來,從美國東西海岸到內陸地區,都發生過亞裔和亞洲國家留學生在公共場所遭遇口頭騷擾乃至踢打推搡等人身攻擊事件。亞裔在公共場所遭遇刻意躲避和惡言惡語等事件也不時見諸社交媒體。今年4月進行的一項全美民調顯示,疫情暴發後,六成亞裔美國人曾目睹針對亞裔的威脅或騷擾。
亞裔人口僅佔美國人口6%,但亞裔醫生和護理人員卻分別佔美國醫生總數的18%、護理人員總數的10%。成千上萬亞裔醫護人員辛勤工作在抗疫第一線,但這未能使他們免於種族主義傷害。甚至有一些新冠患者拒絕接受亞裔醫生治療,並對他們使用種族歧視語言。
不少美國媒體及專家指出,正是一些美國政要和極右翼人員甩鍋中國的做法,助長了對所有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比如美國政府一些官員公開將新冠病毒稱作“中國病毒”。據舊金山州立大學“停止仇恨亞裔”網站統計,從3月19日起的6周裏,這一網站收到來自美國各地逾1700份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報告。
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已有不少分析人士表示擔心,美國某些政客為分散選民對政府應對疫情混亂的注意力,將攻擊中國作為其策略的一個重點。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中美關係,也傷害所有亞裔美國人。
“亞裔美國人和華人不是第一次被當成替罪羊。”紐約亨特學院亞裔美國人研究中心主任維維安·路易認為,新冠疫情中暴露的反亞裔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和經濟不平等現象之一。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但在流行病期間或危機時刻,把移民當成替罪羊,煽動仇外、排外言論,在美國曆史上早有先例。19世紀50年代,德國和愛爾蘭移民曾因黃熱病橫遭指責;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俄國猶太人和墨西哥人先後因斑疹傷寒遭遇歧視;20世紀80年代,海地移民因當時被視為洪水猛獸的艾滋病病毒受到污名化。克利夫蘭州立大學教授斯泰西·利塔姆指出,在美國,把亞洲文明視為西方文明威脅的“黃禍”論並未消亡,社會上長期存在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和種族偏見,而這些種族主義思維在新冠疫情中有所加重。
總體而言,美國亞裔因疫情遭遇的種族歧視事件迄今為止是零散的,未形成規模或者“浪潮”。與此同時,反對針對亞裔的疫情種族主義的行動也在進行。在紐約等城市,地方當局召開市政廳會議、開通熱線電話或發佈公告,要求民眾報告種族仇恨言論和仇恨犯罪線索。在全美各地,眾多華人及亞裔團體也在積極行動,熱心向社區醫院、老年公寓及警察和消防部門捐贈口罩等防護用品,而且打破以往的政治沉默,用自己的聲音與種族歧視抗爭。
人類歷史上,已有太多教訓表明,任何種族歧視在道義上都是站不住腳的。而越是危機時刻,種族歧視及各種排外、仇外言論的殺傷力可能越大。如一位美國亞裔醫護人員在網絡留言中所説:抗擊新冠疫情,是為所有生命進行的抗爭。在這樣的時刻,需要人類團結一心、彼此善待。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環球時報、新華社編輯:TF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