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個人對雷克薩斯的認可度並不算高,但是對於它的母品牌——豐田,我還是有好感的。尤其是近幾年,豐田全面走運動化、年輕化路線之後,有了很多不落俗套、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車,譬如C-HR/奕澤這對雙胞胎組合。
當然,有一説一,雖然C-HR/奕澤這對組合在市場上有着不錯的認可度,但和主流家用SUV的銷量相比,它們依然只能算是小眾派。這顯然和它們的定位有很大關係,但這也恰恰説明了,豐田做出改變的巨大勇氣。不過,在這個如同“小鮮肉”一般的年輕外表下,它們的內在也是否如一呢?它還是一台典型的豐田車嗎?上一次我們試了雷克薩斯的UX,這次就來看看和它同平台的兄弟——奕澤。
靜態篇
可以説,它是我目前見過最漂亮的豐田之一。經過數年的打磨,這種被豐田稱之為“KEEN LOOK”的設計語言,已經顯得爐火純青了。以往看上去有些“尖嘴猴腮”的前臉風格,如今在這台小型SUV上顯得攻擊性十足。雖然它的側面腰線有點凌亂,但是這並不妨礙它透露出的那股“鋼炮味”,輕鬆抓住年輕人的心。
除了整體造型足夠搶眼之外,豐田在細節設計的雕琢上也是很考究的。譬如尾燈的設計,外凸的燈腔立體感十足,外圍的燈罩裝飾上還帶有兩片梳理氣流的小凸起,這也體現出了豐田對空力性能優化的重視。
造型誇張的尾翼也是一大看點,搭配溜背式的尾部設計,讓這台小型SUV的“鋼炮味”更重了。個性如此濃烈的SUV,換做兩三年前我根本不敢相信是出自於豐田之手。
當然,要做如此出挑的設計,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它和本田的XR-V、繽智一樣,用上了隱藏式的後排門把手,加上原本就偏窄的C柱,導致能留給後排側窗的空間被大大壓縮——這或許是後排車窗面積如此狹小的關鍵吧。
內飾設計同樣新潮,不過整體表現顯然沒有外觀那麼驚豔了,主要問題在於用料和做工。中控台的造型波浪起伏,雖然主體給人一種灰濛濛的感覺,但是加上了一條貫穿左右的藍色塑料裝飾帶之後,車內的氣氛一下就被帶活了。除了方向盤的造型比較醜之外,設計上能抱怨的地方並不多。
與此同時,豐田也沒有放棄對空間實用性的追求。由於造型原因,換擋桿附近的橫向寬度大大受限,不過豐田依然在換檔桿附近的區域挖出了一前一後兩個杯架。中控台下方也留出了儲物槽。兩側門板的扣手裏也留出了放零錢、票據等雜物的地方。
不過,在細節的用料上,這台車和大眾、別克之流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只是豐田通過設計手法,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這個問題罷了。中控台雖然保留了一部分亮面烤漆面板裝飾,但是更為明顯的是大面積的廉價塑料件。而且很多部件的邊緣,用手按壓可以感覺到非常明顯的變形,顯然板件內部的固定做得很不到位。此外車廂裏還能找到很多縫隙不均的地方。
人機交互方面算是中規中矩吧。功能分區清晰,雖然實體按鍵比較少,但是諸如空調這樣的高頻使用功能都得以保留。而多媒體、藍牙電話、ADAS之類的重要功能都被移到了多功能方向盤上。可見豐田在這方面的編排還是理得很清晰的。但是車機的廉價感太重了,屏幕的分辨率也不高,感覺像是後裝的副廠產品。
人機工程方面的表現很不錯。前排座椅的臀點,比我想象中的要更低矮一些,甚至比起一般的家用轎車也略低,接近於運動型轎車的坐姿。方向盤的前後調節幅度適中,很容易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坐姿。座椅的舒適性也值得一讚,填充厚實、內襯柔軟、兩翼的包裹也比較充分,只是全系手動調節顯得有些寒酸。配置方面,全系標配八氣囊、車道偏離預警和自適應巡航,可以説是十分良心了,這也是目前這一代豐田車系最大的賣點之一。
至於後排的乘坐空間,其實還算是過得去的,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小。後排座椅的坐墊偏短,靠背的角度有點偏直,但是填充還算厚實。縱向空間也可圈可點,以我一米七三左右的身高坐進車裏,哪怕前排採用儘可能靠後的半躺坐姿,後排也能保證至少一拳四指左右的膝部空間。
於是前面已提到的後排面積偏小的車窗,成為了全車靜態最大的缺陷。而且問題並不只限於視野受限、開揚感差而已,後排乘客開門下車時,由於車窗面積小,提前發現後方來車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這顯然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尾廂的容積也是偏小的,這也是標準的年輕化定位車型的常見問題。雖然內部平整度還不錯,但是空間小、地板偏高,裝載方面很不實用。不過配備電動開關這一點,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總體來説,這台車的靜態設計,基本上拋棄了走“大而全”的傳統家用路線,轉而專注於做一台屬於年輕人的座駕。顯然豐田在戰略上的轉型還是十分大膽的。
動態篇
這台奕澤的動力總成,和雷克薩斯UX的低配是完全一致的,輸出特性上也和UX有很高的相似度,延續了其線性度高的特點。但是在調校上,它和UX還是有所差別的,相比起來更注重平順性。動力輸出方面不算澎湃,但也絕對不會弱,至少日常市區行車是完全夠用的。CVT變速箱在油門介入、退出時的抖動現象雖然依舊明顯,不過相較於UX有一定程度的減小。
動態模式方面,它的設計比較簡單,沒有所謂的常規、ECO、SPORT模式之分,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D擋,外加一個模擬手動模式的M擋,操作起來反而簡單不少。掛上M擋時,轉速的模擬變化很及時,和普通的AT差別不大,顯然這套動力總成的調校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底盤的表現比較平庸。首先,轉向和UX差別很大,更注重輕便性,雖然阻尼還算均勻,但是電子味很重,手感比較虛無,打起來就像玩具一般。好在轉向比例還算緊湊,滿打滿算不過兩圈半左右。懸架的調校也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風格,擅長應付連綿起伏的爛路,但面對比較大的坑窪很容易露餡,而且有明顯的零碎感。支撐力算是中規中矩吧,過彎的側傾還是可接受的範圍內。
歸結起來,奕澤底盤的調校更強調實用性,整體操控尚可,但是缺乏檔次感、也不夠有樂趣。
NVH的表現則延續了UX的糟糕水平,而且是從胎噪、發動機噪音、到風噪等方面,近乎全面的差勁。輕輕一點油門,發動機的嘶啞叫聲就灌進車廂裏。搭配的輪胎——普利司通動力俠(DUELER H/P SPORT),主打操控,同時耐磨性也很不錯,然而胎噪方面的控制就很難做得均衡了,應付一下水泥路面問題不大,一旦遇上瀝青路面,“隆隆”的胎噪聲就變得很大。另外,中高車速下的風噪也非常明顯,基本上80km/h左右,A柱附近傳來的嘯叫聲就已經很讓人困擾了。可以説,哪怕是在隔音普遍糟糕的新一代豐田車裏,奕澤也是足以排倒數的。
總結:
可以説,這是豐田家族裏性格最為鮮明的一款作品了,雖然缺乏均衡性,但是依然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光是扎眼的外觀,就足以讓它鶴立雞羣了,與此同時它還有着非常高的安全配置。
可惜的是,在駕乘體驗上,它並沒有太多讓人討喜的地方,實際的表現甚至有些撐不起它營造出的動感。尤其是底盤的表現,實質性的變化並不多,殘留着很多舊豐田的特徵。我覺得這或許和它自身的成本控制有關吧。另外,它的價格也有些偏高。不過,相比起華而不實的同胞兄弟雷克薩斯UX來説,定位更平民化的奕澤至少還是要厚道不少的。
所以,我個人挺喜歡它的設計,但從理性的角度而言,我對它的推薦指數並不高。當然,它如果能有一萬到兩萬左右的優惠幅度的話,還是值得年輕人考慮做自己的第一台車。
文|韋陀
圖|韋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