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在戰場上顯神威,成為“掃雷奇兵”,為人類節省4000年時間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戰亂離不開各種類型的武器,人類從冷兵器時代跨入到熱兵器時代後,所製造的武器的威力也是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先進,這些武器常常伴隨着一定的危險性,我們常常抨擊一些高效殘忍殺傷力極強的核彈,但是相信沒有人會忘記,在戰爭不斷的那個時代,地雷帶給人們的傷害。
在二戰當中,地雷是各國最常用的武器,人們對他恨之入骨,直到現在,它們帶來的危害依然沒有消失,蘇聯曾在一個國家埋下百萬顆地雷,要想徹底清除他們至少需要花費4000年的時間,然而天無絕人之路,這個國家竟然想出一種新奇的辦法,用老鼠高效掃雷。
戰爭留下的安全隱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掃雷英雄陳富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位英雄就是在掃雷中突發意外,為了保護自己的戰友才不幸犧牲,大家在追悼他的同時也會感到疑惑,如今這樣的和平年代,因為人道主義的觀念,核武器和其他武器不斷受到約束,地雷也已經被國際共同約定禁止使用,中國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發生過戰爭,怎麼會有地雷需要清掃呢?
其實這些都是當年戰爭所留下的遺留問題,各國之間戰爭不斷,難免會做許多防護措施,很多國家在邊境線附近或者在一些重要的軍事基地都會埋下很多地雷,這些舉動是為了防止敵人突如其來的偷襲,戰爭已經過去,留下的傷害卻未磨平,當年埋下的地雷不會憑空消失,他們依舊存在着,並且隨時威脅着人們的人身安全。
地雷這類武器最大的特點便是難以被人發現,悄無聲息間便奪人性命,除此之外,它在埋設之後能保持十分長久的有效期,甚至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能發揮自己的威力,這也是歷史上雙方對峙的國家大量埋設的原因,對自己的國土安危無疑是一種保障。
這些地雷被埋在地下,隱蔽性極高,不易被發現,導致在戰爭歸於平靜之後的排雷工作困難重重,如果不將它們徹底剷除,非常容易傷害一些不知情的無辜百姓,非洲一些保守戰亂的國家時刻面臨着來自地雷的困擾和隱患。
掃雷工作的艱難開展
而蘇聯在阿富汗的時候曾經埋下上百萬顆地雷,直到現在依舊有效,當時的蘇聯可以説為了戰爭的勝利不擇手段,他們不顧一切的在阿富汗國土內埋設地雷,這些地雷很多在戰爭中並未使用,就這樣遺留了下來,成為了阿富汗最大的安全隱患之一。
如果不掃除這些地雷,阿富汗人民會時刻面臨着地雷的威脅,經常一不小心就被炸得殘肢斷臂,面對數量龐大的地雷,阿富汗如果採取常規的掃雷方式,根據相關人士分析,他們至少需要4000年的時間才能將這些地雷掃除乾淨,而且稍有不慎,工作人員就會出現危險甚至死亡。
人們通常是如何進行掃雷的?很多人都知道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金屬探測儀,在戰爭年代,金屬探測儀確實是排雷的利器,然而隨着科技的發展,地雷已經可以用塑料外殼和液體炸藥來製作,新型地雷能夠完全免疫金屬探測儀,例如前蘇聯發明的“鸚鵡”地雷,它們極難排查,還能直接用迫擊炮發射,十分不幸的是,阿富汗國土內埋藏的上百萬顆地雷正是這種這種新型地雷。
由於這些原因,導致阿富汗人民排雷難度係數直線上升,同時又伴隨着很大的風險,排雷工作很難展開,為了清掃地雷,各國之間都花了很多心思,製作出各種保護工作人員以及提高排雷效率的工具,然而這些技術手段和廉價的地雷相比十分昂貴,面對如此多的地雷,阿富汗政府並不能承受這種鉅額開支。
新型排雷的奇妙研發
不過慶幸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阿富汗政府終於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排雷方式,這種方式補大案能大大提高排雷效率,還可以在排雷過程中減少工作人員傷亡事故,這一研發便是老鼠排雷。
動物的嗅覺一般比人類更為敏捷,這一功能也常常被人們所利用,例如古代時期人們會訓練獵狗捕食動物,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新時代,人們也會利用獵犬靈敏的嗅覺排查一些案件和危險,阿富汗政府以此類推,利用老鼠的敏捷和嗅覺記憶點,想出了這種特殊的排雷方式。
利用老鼠排雷並不是放任老鼠去把地雷引爆,老鼠的體型輕盈,根本不足以讓炸彈被觸發,阿富汗人民利用老鼠靈敏的嗅覺,在排雷之前先對它們進行集中訓練,讓它們熟悉地雷的味道直到記憶深刻,然後再把這些老鼠放到可能會埋有地雷的土地上,老鼠會通過嗅覺來判斷地雷的方向,工作人員只需要緊緊跟着它們便能獲知埋設地雷的準確位置,然後再使用工具迅速把它們剷除。
在這一過程中,阿富汗人民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以及工具方面的成本,也降低了很多風險,提高了工作效率,老鼠一直是不被眾人所喜歡的動物,沒想到有一天它們也能幫助人們,而且相對於依靠人力而言,它們只需要一些食物就能努力工作,是非常有效的排雷能手。
尾聲
人們往往會通過各種新奇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智慧來改變困難重重的現狀,阿富汗人民正是因此提前完成了會累積4000年的任務,這種新奇的方式也讓其他飽受地雷脅迫的國家紛紛效仿,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傷亡,老鼠也因此被成為“掃雷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