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位於陽山縣境內的廣東第一峯。 (資料圖片)
火崗村所在的七拱鎮以種植優質稻米為特色。 (資料圖片)
大山深處是陽山
車子從廣州出發一路向北,漸漸進入一片奇山妙水之中。山是一重重的,近處如黛,遠處似煙;水是一色的湛藍青綠,一忽被山遮住,一忽又從哪裏繞出來。越接近清遠和陽山,越有點灕江山水的味道。而道路,也是越來越艱險。雖説是高速公路,但不是陡坡就是急彎,隧洞一個接着一個,一個接着一個的,還有“避險車道”的提示。
陽山深深躲在羣山峻嶺間,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曾被貶於此。“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饒。落英千萬墮,遊絲百丈飄。”這遠離長安的蒼茫之地,使他都有些忘記了身處的時代。
韓昌黎在這裏度過了三個年頭,雖然遭貶,卻撲下身子,發展農業,重教興學,留下極好的口碑。陽山人修了祠堂、紀念館,還有仰韓亭、韓愈路、韓愈中學,念着他的好。由於自然地理的原因,陽山的發展比起廣東其他地方,還是有些滯後。按照國家對口扶貧政策,黃埔區分包了清遠的陽山,這樣説來,他們也是要不斷地在這條路上續寫韓公的詩篇。
奔上脱貧致富路
車子出了陽山縣城,一路上坡,早晨的陽光照在山上,水從山峽處流過,不斷被綠色的植被遮擋。一些水氣升上來,漸漸變成了雲霧。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黃埔區的一個扶貧點。黃埔區幫扶35個貧困村,從2016年始,投入5個多億資金支持。至2020年6月,7388人的建檔貧困户已全部達到脱貧標準。
漸漸感到了空曠,山凹間,出現一座座孤山或一凼函野水。它們四周,是成熟和正在成熟的玉米和水稻。有的玉米已經收穫,金黃黃地攤在地上。穿着彩色衣衫的農家婦女還在勞作,那是大片的西洋菜生產基地。
朋塘村到處是老宅子,有些還是土坯房。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餘下的是老人和孩子。黃埔扶貧工作隊來了以後,因地制宜,以500畝標準化西洋菜田設置110個工作崗位,讓貧困户“出門即上崗”。
走進綠色田園中間,看到站在地頭笑着的周芳。周芳與老公是在打工時認識的,從廣西嫁過來。她身邊站着一個女孩,問起來,女孩叫黃海雯,是家裏老二,長得眉清目秀,也像媽媽一樣笑着。周芳説,孩子很知道要強,願意學習,這次高考,過了本科線。
家門口的蔬菜基地,給周芳這樣無法去城裏打工的村民創造了就地脱貧的機會。採摘的西洋菜經過專門的清洗和包裝,直接送到香港和澳門的市場。
這個時候是西洋菜長勢最好的季節,周芳每天都會早早來到地裏採摘。這樣,每年可以有3萬元的家庭進項。此外,黃埔區在陽山的光伏項目,讓當地農民每年都有3018元的分紅。
我想,孩子考上大學還得有一筆花費。周芳説,黃埔來的扶貧工作隊早就設了助學基金,這一點她不再擔心。現在村裏的孩子上學的積極性都很高。
村前,一條山溪流來流去,在田地中間,管子伸進溪水,就全顧及了這一大片土地。村子周圍正在修路。我知道,以後來這裏的人會越來越多。
曲徑自有通幽處
看見了那條青藍色的江,韓愈來時,就是走的這條水道。過了韓愈大橋,過了水口大橋,一直到了江邊的南塘村。黃埔區五個局委幫扶南塘村,南塘村轄21個小村,其中3個村子被阻隔在大山裏面,多少年來,人們出行只靠一條“羊不走”的小道,或者在江中划船。
對於陽山縣,黃埔區兩輪共選派了35個駐村工作隊、76名駐村第一書記。歐陽注凡原來是司法所長,來這裏當第一書記已經5年。車子停下時,歐陽領着我們朝半山腰的地方走,亂木棵子遮沒的,就是艱難的“羊不走”,700米的棧道一邊是陡峭的石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小北江,連羊都怕。長期以來,村民別説買什麼大件,就是買鹽買油出來一趟也不容易。更別説看病、上學,小康更是難上難。
為了打通山路,駐村工作隊發動捐助,餘下的再申請資金。施工隊是3個村子組織的,2017年開山炸石那天,村民們遠遠地看着、聽着,那個高興。路修通以後,村民有的買了摩托車,有的買了汽車。外面的人早就將裏面看作世外桃源,這條路也為旅遊熱打開了通道。
漸漸看到了農作物,大都是玉米和蔬菜,前面一片葱綠,原來是桑林。這裏的人有植桑養蠶的傳統。
最裏面的小村叫孫屋村。我下車即朝一排房子走去,一個敞着門的屋子裏,竟然是一席一席的桑葉,上面爬滿了蠶寶寶。
我遇到了孫水海,是個青年漢子,以前也是個貧困户。問他為什麼沒有出去打工,他指了指坐在門口的老人。問起以前的生活,他有些感慨,説實在的,養個豬都不知道怎麼賣出去。小孩在青蓮鎮上小學,現在可以騎摩托送孩子去。問他修路捐款了嗎?他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最後説捐了388。問他可養了蠶,説養了6張蠶。那就是6條席子了。除了種桑養蠶,扶貧工作隊每年還為貧困户發放雞鴨苗、豬苗等,採取貧困户散養、企業回收方式增加收入。
桃花源裏可耕田
來到火崗村的時候,有些地塊正在插秧,有些地塊還在育苗。他們管這裏叫做“七彩田園”,也就是説這裏種植的水稻有黃、黑、紫、白、紅等顏色。這種水稻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大,而且具有觀賞效果,大面積種植,可以吸引外來遊客。由此,黃埔區扶貧隊聯合金穗華晨農業科技公司,在這裏共同投資開發,打造了一個旅遊度假地。
一塊水田裏,一個壯實的漢子正扶着自動犁田機一圈圈地轉着。他叫楊衞忠,火崗村的貧困户,最開始家裏連象樣的房子都沒有,黃埔的扶貧人員來了,幫助他改建了破舊危房,又為他想辦法,使他一步步脱離了貧困線。
説起楊衞忠,黃埔來的第一書記楊偉樺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脱貧模範。楊衞忠説,“七彩田園”就在家門口,他租種了十幾畝水田,專一種植七彩水稻。再參與光伏分紅,現在年收入有八九萬元。
陽光照在水田裏,發出一燦一燦的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領着妹妹在田邊玩。問她們田裏幹活的是誰,回答是爸爸。女孩叫楊靜藝,5年級了,眼睛閃着聰穎的光,她説她喜歡上學。
一片片的自動噴灌水龍像花兒開放,水花打在秧苗上,陽光裏泛起七彩的彩虹。田園是七彩的,人的心也是七彩的了,無論你到了朋塘村、南塘村還是火崗村,他們都會説,你看我們家鄉美吧?我們這裏都成了旅遊景點了,外邊的人總是來這裏尋找樂趣。是啊,誰能不説陽山是個值得一看的旅遊目的地呢?
黃埔的幹部説,脱貧之後還要持續加大扶志和扶智力度,現在,援建的陽山黃埔學校已經開始招生,“異地光伏”電站每年90萬元的收益也將作為“陽光教育基金”,獎勵優秀學生和優秀教師。
下山的時候,看到正在修的高速公路,在峽谷間穿過,還有特高壓,凌駕於高高的山頂。窄窄的路上,一輛黃色的校車開過來,兩車小心地避讓。或許那些喜歡讀書的孩子,會坐着這樣的車子去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