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媽媽因生活所迫,所以當孩子長大一點後,就把孩子轉交給了老人來帶,自己就可以進入工作狀態了。不過,很多媽媽發現,從孃胎出生的孩子竟然成了“小叛徒”。
敏潔帶自己的女兒帶到了1歲時,就把女兒拜託給了自己的爸媽來照顧。本想着出去工作,可以讓這個家庭過得富足些,可沒有想到的是,早出晚歸的她慢慢與孩子產生了隔閡,女兒明顯與姥姥爺爺較為親近一些。
敏潔想改變這一現狀,於是平時就多買一些衣服給女兒,可是女兒已經深深依賴上老人了,夜裏總是要和姥姥睡在一塊才行。而平時,女兒有什麼發現了,或者小驚喜時都會首先告訴姥姥爺爺,這讓敏潔有些吃醋。
為什麼有這一種現象呢?其實,孩子在0-3歲時,安全感還沒有完全建立,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不能與孩子親近一些,那麼自然孩子就會與和她親近的人較為親密些。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只是想和大家強調的是,0-3歲時,父母要重視孩子的睡眠陪伴。
1、經常和孩子聊天
重視工作是很多年輕父母的作風,不過,孩子的成長是不能缺少陪伴的,不管工作再忙,休閒時間再少,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一下孩子。像早上起牀時,就能與孩子聊上幾句話,到了晚上寫好作業後,可以與孩子玩一會遊戲,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有在關心自己。
2、平時以孩子鼓勵為主
孩子對很多事情會較為敏感一些,如果父母經常以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稍微有些不滿意,就批評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很累,並且會認為自己是生活在父母的各種安排下,容易失去動力。久而久之,孩子會不想靠近父母。但是,如果父母多點鼓勵孩子,並且注重孩子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隻拿結果來説話,那麼孩子就會願意與父母親近。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不是機器人,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處處拿着“譜模”讓孩子按部就班來做,那麼孩子會很難受。這種難受就如同一顆成長的幼苗那樣很想茁壯成長,可是偏偏就有一個東西在上面壓着不讓其向上生長,從而只能往偏的方向來生長。所以,如果孩子喜歡學音樂,那麼父母就不要逼迫孩子放棄音樂而學體育,這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的表現。
親子關係的親密建立,其實與陪伴有莫大的關係,如果父母連這基礎都沒有打好,那麼又如何談孩子會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呢?生活不易,雖然有些時候,魚和熊掌真的不能同時擁有,但是,總會有可以協調的方法。希望各位父母儘量在孩子0-3歲時盡到陪伴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