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結束指揮部的任務已經快半年了,但講起67天的抗疫往事,武漢市市場監管局二級主任科員唐舟依然語速加快,彷彿沉浸在“戰時狀態”。
抗疫期間,他曾在60個小時之內號召了近2000名志願者緊急翻譯了逾27萬字的國外防疫物資標準。大年初二,他用不到半天時間,起草了推薦性標準文件,作為指揮部的公告發布。他的手機曾在一天之內接到100多個電話,由他經手查驗的物資達2493批次,且無一出錯……
9月8日上午,作為受表彰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唐舟在北京參加了表彰大會。走出人民大會堂的時候,他感慨:“為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
對這位36歲是普通公務員來説,這是職業生涯中前所未有的經歷。但他覺得,抗疫期間,不止是自己,那些在一線的黨員幹部都擔起了應有的職責。
2020年的除夕夜,唐舟被抽調至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與物資保障組物資採購專班工作。這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他要對來自海內外不同渠道的防疫物資進行識別,篩選出符合標準的防疫物資投入到病房中使用。
“同樣是口罩、防護服,有的國家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各項防護性能指標和我國的不一樣。”唐舟説,“一旦不符合防疫標準的物資進入醫院,會導致醫務人員感染。”
那時候,每天傳到唐舟耳邊的都是物資緊張的消息。他面臨着兩難的境地,如果標準卡得太嚴,有的物資就無法投入使用,如果放得太寬,又可能導致不合標準的產品進入病房,導致醫務人員感染。
唐舟要逐項比對標準參數,對合格的產品予以放行。每籤一個字,他都感覺重若千鈞。
在一位局領導的帶領下,武漢市市場監管局派出的幾位年輕幹部負責武漢國博倉庫的物資驗貨,24小時輪班倒。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入庫物資必須在4小時之內核驗合格後出庫,分發到醫院使用。
唐舟一度感到忐忑。帶隊的領導對大家説,我們的工作沒人可以替代,我們必須有這個擔當。“出了任何問題,我來擔責。”
類似的話唐舟在多個場合聽到過。一位市領導在指揮部講話時要求大家以責無旁貸的姿態,投入到抗疫中去:“我們就是累死了,也是應該的。”
“就像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着一樣,我們不由自主地往前走,就是要高效地把工作做完。”唐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時説。
在上海,網紅醫生張文宏也是以這樣的狀態率領團隊走進新冠肺炎的救治病房的。作為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本可以不用進病房,但他還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堅持每週進病房查房。
“只有一點原因,那就是消除醫生的恐懼。”張文宏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你主任老是在後面指手畫腳,不進去跟病人接觸,老是讓我們在危險的第一線,怎麼可以接受呢?”
他響亮地喊出了“共產黨員上”的口號,要求科室裏的共產黨員踐行入黨誓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難上”。“為了信仰上去也好,因為黨的約束上去也好,沒有討價還價,肯定是上去。”
張文宏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熱潮。這位共產黨員斬釘截鐵的表態和行動,贏得了很多網友的點贊,更多的年輕人則以此為模範,在抗疫中身體力行。
共青團上海市委少先隊工作部二級主任科員肖寒就是其中一名。在上海面臨巨大的外防輸入壓力的時候,這位團幹部身穿防護服、戴着護目鏡,站到了上海的高速道口,參加志願服務。
“來上海的車輛排成了長隊,天冷,又下着雨,很多司乘人員焦躁不安。”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肖寒説,作為志願者,我們要做好引導和服務,讓大家感覺到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不久之後,肖寒又站到了更危險的崗位上。在機場,他引導境外入境人員進行體温檢測,參與流行病學調查和體温異常人員的複查。“後來發現的一些新增病例,事實上就是從我們身邊走過的。”
“很累,但很滿足。”肖寒説,“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同仁們更不容易,他們把命都搏上了,我們這點不算什麼。”
工作在抗疫前線的武漢市血液中心辦公室主任杜思穎,則沒有把抗疫形容為拼命。但同事們都知道,她在2月8日被借調到火神山醫院負責物資捐贈工作,由於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她的體重一度下降了10多斤。
她被武漢市婦聯授予“武漢抗疫巾幗英雄”的榮譽稱號,此次她又被評為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但她堅稱,個人沒有什麼,抗疫勝利依靠的是團隊的力量。
1月25日,武漢市血液中心黨委向全體黨員幹部職工發出倡議:行動起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直面疫情,血戰到底。作為中心第一黨支部書記的杜思穎自始至終站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早在1月23日武漢封城前,杜思穎就提議在各個獻血點開展獻血者體温篩查,為採血一線的工作人員率先支起了第一道生命防線。武漢公共交通暫停期間,她協調車管科和採血科室完成獻血者接送,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市內血液採集的有生力量。
為了保證血液安全,杜思穎還帶領獻血者服務中心完成了對獻血者14天內兩次的健康狀況回訪,為血液安全再上了一把“安全鎖”。
“所有人團結一致,都在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回顧抗疫的歷程,唐舟對這一點感觸很深。有一次,他在凌晨四點鐘給一位同事發短信詢問事情,第二天一早那位同事就回電話來了,説完工作後還特別叮囑:有急事隨時打電話,不要耽誤。
他還記得,在指揮部的工作羣裏,無論是市領導、局領導、處長,還是普通工作人員,有話都在羣裏直接説,沒有上下級之分,溝通非常高效。
抗疫結束後,唐舟有時候會和同事、朋友們聊起那67天的高強度工作,他為自己感到自豪。不過,和同事們交流多了,他發現,奮戰在一線的那些青年黨員幹部都很牛,自己所做的在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是常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