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寶寶只吃奶奶做的飯,寶媽嘗一口後,將婆婆送回老家

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才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寶寶們的成長之路吧!

前陣子和閨蜜聊天,得知她已辭去原來工作,專心在家帶娃。為此還把婆婆送回了家。

閨蜜性子一向温和,婆婆也挺勤快,兩人相處得還不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需要閨蜜辭去前景美好的工作?細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一口飯。

原來前倆月閨蜜兒子滿半歲,可以吃輔食了。從米粉到蔬菜泥,閨蜜都一點點給娃嘗試,也耐心交給婆婆輔食製作方法。慢慢地閨蜜發現,自己趁週末精心製作的輔食兒子不愛吃了,反倒是婆婆做的孩子吃得很香。婆婆因此特別自豪,但閨蜜只要追問是怎麼做的就有點支支吾吾。

8個月寶寶只吃奶奶做的飯,寶媽嘗一口後,將婆婆送回老家

後來某次閨蜜餵飯,覺得有點燙就放在嘴邊吹,一捱到嘴唇覺得味道不對,是她之前禁止過的鹹香味,裏面不僅有鹽,甚至有雞精!

原來婆婆不僅沒把她“寶寶一歲前不能吃鹽,輔食裏什麼調料都不用加”的話放在心裏,反而揹着她偷偷按自己的想法來。再一細想老人家還總是把尿、總要把正學爬的寶寶拉起來學走路,她立刻明白,這是個表面不反駁,但內心十分倔強的婆婆,為了以後大家能夠和睦相處,也為了自己的科學育兒能夠堅持下去,她才忍痛將婆婆送走。

整件事情裏,乍一看是閨蜜小題大做,因為一口含鹽輔食就把婆婆“趕”走,實則是閨蜜被婆婆的“固執己見”給嚇到了。沒有正面“剛”婆婆,而是採用迂迴路線,和婆婆保持美好距離,閨蜜的做法實在很明智。

8個月寶寶只吃奶奶做的飯,寶媽嘗一口後,將婆婆送回老家

婆媳兩代人相處,最容易在育兒方式上產生矛盾。新手媽媽往往按書來養,覺得科學育兒最重要;而婆婆們則往往是按經驗,覺得流傳了幾輩子的經驗也不會錯。兩方觀點發生碰撞,互相無法統一時,家庭就很容易鬧矛盾起摩擦。這時候,雙方是否能夠在“愛孩子”的大前提下求同存異,就顯得十分重要。

對明智的寶媽來説,這個時候要有識人眼光,看清婆婆是否好溝通也很重要。好溝通則可以繼續處在同一屋檐下,若是固執還強勢,則最好保持距離,甚至換掉婆婆自己上手帶娃。

8個月寶寶只吃奶奶做的飯,寶媽嘗一口後,將婆婆送回老家

如何判斷婆婆是否好相處?其實也有訣竅。

一看自己強調的原則性問題,婆婆是否聽在心裏。

處理家事,要有“難得糊塗”的心態。但對於原則性問題,比如涉及寶寶健康和安全的問題,則要毫不讓步。這時候,就看經過一番用心溝通後,婆婆是油鹽不進,還是能聽進去。

二看對於自己提出的不同意見,婆婆是不置可否,還是極力反駁從不妥協。

如果家裏有個強勢婆婆,處處要以自己的意見為金指標,兒媳提的意見不僅不聽,還總誤會是對自己的挑釁,處處要挑起事端。那這個婆婆就不好相處,為了家庭和睦,不如請走,自己上手帶娃。

上面的方法您學會了嗎,每個寶寶的成長期間避免不了一些小的問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以使他們領先再起跑線上,那麼本期就暫時到這裏啦,關注我,下期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5 字。

轉載請註明: 8個月寶寶只吃奶奶做的飯,寶媽嘗一口後,將婆婆送回老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