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5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57億人次,日均發送508萬人次,環比增加139萬人次,增長37.6%,客流呈現快速回升趨勢。與此同時,6月5日,民航單日運輸旅客量達103.67萬人次,這是自1月28日以來,民航單日運輸旅客量首次回升破百萬。鐵路、民航這兩份沉甸甸的運輸旅客量數據,一方面意味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正在逐漸向好,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交通系統為保障各地企業復工達產、學校復課、旅遊消費市場回暖、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羣眾生產生活需要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5月份,全國鐵路客流數據呈現快速回升趨勢,只是中國經濟韌性強、動力足、潛力大的一個外在表現,顯示出中國經濟仍然活力十足。在推動經濟早日恢復的背景下,作為正在建設“交通強國”的我國,精準投放運力資源、加強旅客運輸組織和提升運輸服務品質,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營造安全健康的出行氛圍,也助於我國經濟社會秩序的全面快速恢復。
優質高效的鐵路服務和復產復工、經濟恢復呈正相關關係,能夠最大限度地使廣大旅客重拾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疫情就是考場,事關國計民生。在這次“大考”中,旅客們在鐵路部門乘務人員的悉心引導下,通過採取分散就座、隔座候車、避免人流聚集和減少在車廂內走動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消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使旅客(務工人員)乘坐更加放心安全,為旅客健康安全和鐵路運輸暢通有序奠定了基礎。在中國經濟快速恢復發展的關鍵時刻,正是鐵路部門這些有力舉措為復工復產精準護航,給各個市場參與主體注入了強大信心。
國家鐵路部門在築牢復工復產“安全屏障”的同時,還出台了許多“讓利”政策,幫助企業渡過此次難關。例如為了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鐵集團決定自3月6日至6月30日對部分鐵路貨運雜費實施階段性減半核收政策,僅此一項就預計向企業讓利約3.8億元。這對於受疫情影響增收吃緊的企業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大大地緩解了企業的生存壓力、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為今後的增收創效注入不竭動力。鐵路部門的一系列精準防“疫”舉措,則展現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責任擔當,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做出了應有的突出貢獻。
塔高源自根基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明確提出: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創新驅動的引領之下,未來鐵路設施的智能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要想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促進產業品質升級,加大對鐵路“新基建”的建設資本金投入,是描繪建設交通強國的藍圖中的重要一筆。
建設成為交通強國之後,即使今後再發生類似的疫情,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保駕護航之下,在國家引領下,鐵路部門可以做到極速協查疑似、確診病例的相關密切接觸人員,並與地方政府、企業單位等實時對接,高效完成一系列的繁雜工作,這不僅對於復工復產復學、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有益,還能夠在未來交通科技競爭和經濟發展中取得先發優勢、爭得上游,更重要的是,鐵路“新基建”或將會催生出經濟發展的新形式、新動能和新氣象。
建設交通強國是新時代賦予我國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國在新時代的新長征,只要我們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必將很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