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剛豐田本田混動的長城DHT挺好,但有無缺點?
更迭革新,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更新鮮更優化的,與持續多年的傳統之間互相印證完成行業方向的變化,之於普羅大眾的你我,意味着體驗的變化。而這種體驗的變化,則會逐步改變身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對,通訊領域的進步就是你我身邊現成的例子。在以人為核心的2G→4G技術演變路徑中,我們的生活形態被智能網聯所改變,不用再揣着大量現金出門,甚至不用揣着錢包出門,這是最淺層的例子。
汽車,民用行業最頂尖的全域技術集成者身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眼前最新的,是中國汽車品牌的新一輪崛起,並且除了你我熟知的智能網聯層面超越海外車企,如今又開始對它們的技術護城河進行新一輪的攻城。
長城汽車DHT,如今陌生,但很快就會熟悉汽車混合動力技術,我們這個時代的汽車寵兒,然而真正擁有技術護城河的企業鳳毛麟角。1997年開始到本田第三代i-MMD真正落地之前,豐田一直以來的宣傳口號叫: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隨着本田技術落地,拿下全球大獎,砍下銷量份額,豐田不再做此前之舉。
本田是唯一的嗎?2021年之前是,2021年開始,可能不再是。因為,有了新一輪中國車企的技術挑戰。眼前最熱門的,是長城汽車將自身的DHT技術第一次向全球公眾進行拆解演示。它和本田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之間,有什麼樣的本質不同,這是公眾迫切需要了解的。
這份表格能比較清晰的展示出DHT與i-MMD/THS之間的區別。鑑於豐田THS在技術表現上並不具有明顯先進性,同時豐田已經將相應技術專利授權謀求與行業進行開放,實際上討論它和DHT之間的優劣意義不大。
目前豐田THS在混動領域的表現是成熟有餘,先進性不足。經過長時間市場考驗後,它優缺點分別為,優點-成熟穩定、市區燃油經濟性優於高速路況,缺點-中低速提速表現一般、發動機動力介入不適感強、HEV基本不具備純電行駛能力、PHEV模式下的純電續航里程為及格水平。
單獨對比長城DHT和本田第三代i-MMD之前,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DHT的基礎表現:
它的結構核心分為5部分:混動專用發動機、雙電機控制器、驅動/發電雙電機、集成DC、混動變速箱,同時能適用於HEV(強油電混動)、PHEV(插電混動)兩種動力形式。同時,它能兼容的車型比較豐富,包括A級、B級、C級,表現較之本田更好,與豐田+雷克薩斯的匹配處於同等。
這套系統的結構核心部分包括3個亮點:
1. 動力效率層面: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壓縮比13:1,1.5T發動機為米勒循環+VGT增壓器+進氣歧管,兩者的燃油經濟性和性能之間的匹配,處於混動技術前列;
2. 算力和算法層面:這是混合動力系統運行的核心,算力部分應用英飛凌TC38系列芯片,而算法為長城汽車自研,温控形式為水冷;
3. 定軸變速箱:結構層面一方面是單離合結構,潤滑冷卻需求更低,運行更穩定,另一方面是,為了彌補低電量時的大扭矩需求,應用了兩擋設計,高速允許時高檔位,超車時低檔位。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你可以這樣去理解這套系統。長城汽車用很多自研技術突破了傳統油電混動的護城河,尤其是繞開了不少關於豐田THS的專利壁壘。在實際效果的技術路線層面,豐田THS目前較之DHT沒有太多先進性層面的可比性,而對比本田第三代i-MMD而言,長城DHT能實現更合理的全工況節油與性能之間的平衡,也就是既有勁還省油。同時,它同時兼容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發動機,於是動力響應速度和扭矩表現能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以及它將登陸的歐盟市場的消費者駕駛需求。
利好頗多,需要注意的點是什麼?DHT背後,能看到很多的對比核心亮點。HEV已經説的比較充分了,從技術表現上,它同時融合了THS和i-MMD展現出來的優點,而且在細節層面實現了進一步的優化,不會出現THS的加速不適、純電續航幾乎沒用,也不會出現第三代i-MMD的中高速動力表現略慢的情況。
PHEV方面,P4、200公里純電續航、支持快充,直接打出了差異化。也就是説,當長城真正推出DHT技術的PHEV車型時,能交出更強的四驅動力表現,能讓車主在城市代步時把車當電動車開,進一步降低使用成本,還能使用快充,提升能量補充效率。
當然,萬事無全好,萬事有背面,關於長城DHT技術,因為產品尚未落地,還存在兩個層面的思考。
1. 成本表現,這會直接決定車輛的價格、市場受眾、消費者羣裏、長城的營收以及未來可持續性。從目前的行業相關產品來看,豐田尚未在中國市場推出帶有油電強混技術的PHEV車型,HEV版本車型的價格區間在20-25萬之間,本田則在20-26萬之間,同時本田CR-V PHEV的價格區間在27-30萬元之間。
長城汽車率先進行突圍,一方面要對標合資品牌,另一方面還要打出足夠的吸引力,來讓消費者願意認知。不過,鑑於長城汽車一直以來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價格制定來看,成本、價格層面預計並不會是什麼問題。
2. 耐久性表現,在DHT全球首次拆解時,官方人員曾表示這一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前期驗證與具體的耐久性試驗。不過,在這之中,因為有着長城自研核心算法以及芯片、執行部署機構的邏輯核心,這套系統在實際投放市場之後的消費者反饋以及長城後期升級,才會是進一步與日系兩田拉開差異化的點。
後期耐久性、適應性、全工況使用的邏輯表現,這是需要經過市場進一步考驗的點。
寫在最後:整體來看,長城DHT的相應表現是讓人驚喜的。由一家中國汽車品牌通過自身技術進步完成對傳統巨頭的挑戰,並將之應用於全新車型上,這一方面會改變我們對企業的認知,也會對民族工業進一步提升自信。
至於接下來,我們會大概率遇到一種新的情況:市場裏出現了一台智能化程度、配置表現、質保表現超過合資品牌同級的SUV,同時它身上還有着如今受市場歡迎的混合動力技術,與之匹配的還不僅僅是滿足行駛穩定性的四驅結構,更能兼容越野、沙地等工況,而這,都將與傳統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