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有五種行為,最令孩子受傷,影響一生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許多父母在平時的日常行為中,經常會不知不覺的傷害孩子,自己卻還不知道。根據研究,以下5種行為最令孩子受傷,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1、嚇唬威脅孩子。 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所以有什麼問題就採取言語恐嚇,或者威脅的方法來讓他們聽話。

其實這個效果可能短時間有用,但長期來説弊大於利,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因為孩子經常被父母説成不聽話,不乖不懂事。在他們潛意識中,也會給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籤,就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2、在眾人面前指責批評孩子。 中國式父母,許多習慣在別人面前批評指責自己的孩子。或者當面説自己孩子生活的醜事,曾經有報道説:有位六年級的女孩子,因為不滿媽媽在同學面前説自己小時候尿牀的事,所以氣憤得離家出走。

其實家長這些行為,是不顧及孩子自尊的表現,會讓孩子變得低自尊,不自信,無形中就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父母也看不起自己,周圍的朋友也會笑話自己等等,還能容易引起孩子的負面心理。

3、對孩子失信。 許多父母在哄孩子的時候都會説:“等你怎樣怎樣,爸爸媽媽就答應你怎樣怎樣。”但等孩子達成了任務,完成了目標,父母卻經常搪塞過去,根本沒有履行當初的承諾。

父母經常對孩子説話不算話,不僅會失去自己的威信,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會讓他們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同時,也會有樣學樣,學會父母這種説話不算話的習慣,影響以後的人際交往。 4、對孩子有過高期望。 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大,許多父母尤其感到焦慮,所以會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

比如每次考試,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績能名列前茅,比如學課外興趣班時,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穎而出。 可是如果不顧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強行進行教育培養,或者有過高的期望,可能會讓孩子難以到達,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逐漸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