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必為善“忍”之人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綜合

喜歡小帥可點擊訂閲關注喲,後續將由更精彩圖文推送喲。
有時候相遇是一種緣分,一種運氣,有事一種巧合,而您卻剛好遇見了小編我。
“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點,如果一點小事不能容忍,脾氣一來,就會壞了大事。
忍者有心,從會意的角度來分析“忍”字,很形象地説明忍字的艱難,忍耐的過程如一把尖刀插在心頭。能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忍”到底。所以,“忍”字頭上一把刀”成了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俗語,
用它來提醒人們做人必須學會忍耐,不善”忍”的人也必成不了大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需要忍耐。同學或朋友之間,因為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與之爭吵,去證明自己,即使勝利了,你也可能會輸掉做人應有的風度。
那些無謂的爭吵最終帶來的不是發泄後的快樂,而往往給你帶來的是更多的負面影響,它不僅僅使你的形象受損,而且使你的身心疲憊,心胸變得越來越狹窄,時時刻刻都會為小事去計較別人,而忽略了自己。
身上所具備的種種缺陷,不知改正。如果你有這種缺點,不妨從現在開始學會忍耐,一個善忍耐的人將會贏得別人的尊重,更會獲得最後的成功。
忍耐是事業成功的奠基石。能夠吃苦耐勞、忍飢挨餓,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求生存,才能戰勝敵人,壯大自己。紅軍在長征的時候,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避開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最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紅軍在艱苦中忍耐,在艱苦中磨鍊了意志,在艱苦中強化了隊伍。忍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調控器。有人羣的地方,就會有矛盾,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諒解,同時,更應相互忍耐,
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常記“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和“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警句,忍耐告訴我們,不要因小失大。
一個人在流言蜚語面前,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要學會忍耐,要相信烏雲總是遮不住太陽的,是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會放光。忍耐,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忍耐不是弱者的音符,它是強者的形象。忍耐,是一個人追求理想、目標的具體表現。忍耐,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能夠抵抗各種誘惑,對理想信念永遠不動搖。忍耐與成功相伴。
儒家與道家都強調忍耐的重要,只有忍到最後一刻才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才有希望看到轉機。或許你仍在嚮往一帆風順,可是卻在面對曲折的人生。
其實所謂的一帆風順只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安慰而已,要堅信唯有奮鬥不息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而在這一步步的努力中,你必須學會忍耐。
忍耐是沉默,而功虧一簣都是因為不懂得忍耐的真正含義,堅忍不拔地追求並排除萬難有所超越才是忍時的外延。實際上,忍耐是一種醖釀成功的高超手段。
雖然忍耐有可能錯過一些小的機遇,但謹慎小心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意外的發生不那麼讓人意外。忍耐實際上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是一種形式的轉換,不要被利益所陶醉,也不要因失去利益而悲傷。
忍耐可以幫助我們排除煩惱,獲得真諦。“百忍成鋼”,人生就像一個磨刀的過程,忍耐好比磨刀石,當心性修煉得清澈如鏡,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時,那就是我們歷經千錘百煉的“忍”煉成之時。
成大事者必為善“忍”之人,“忍”字在中國有講氣節的意義。所謂寧為玉碎,不求瓦全,看似隱忍了一時的落敗,卻是保全做人的氣節。
因此有“含辛茹苦”、“忍氣吞聲”“負荊請罪”、“大丈夫能屈能伸”等委曲求全的做人典故。以至有“十年寒窗為苦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看似昂揚的勵志故事。
“忍”字有積極向上的意義。在中國歷史上,因為善“忍”而成大事者不計其數。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降伏,勾踐佯裝稱臣,為吳王夫差養馬,吳王患病,勾踐親口為其嘗糞,獲得信任,被放回國。
回國後的勾踐,體恤百姓,減免税賦,並和百姓同吃同住。他還在頭頂掛上苦膽,經常嘗苦膽之苦,憶在吳國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經過十多年的艱苦磨鍊,勾踐以“忍”終於一舉滅吳,實現了自己的抱負。
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司馬懿採取拖延戰術久不出兵。諸葛亮派人向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裝,並遞信一封,大意是説“你如果不敢出戰,便應恭敬的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恥之心還沒有泯滅,還有點男子氣概,便立即批迴,定期作戰。”
司馬懿的左右看後,非常氣憤,紛紛請戰,但司馬懿卻堅守不戰,不久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死,可馬懿以“忍”不戰而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忍耐是對成功充滿信心的表現。成功之路是崎嶇的,它不可能是暢通無阻的康莊大道。成功者的特長之一,是善於處理前進中的障礙,有堅忍不拔的忍耐性。
“成功者是沿着失敗而前進的”,所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在人生中,不盡如人意的事時常會發生,每個人都沒有悲觀的必要,失敗乃是成功必經的過程,關鍵要有決心和忍耐,昨天或今日的失敗,並不意味着明天的結局。
吸取失敗與錯誤的教訓,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途徑。最怕的是那些犯了錯誤或失敗的人一蹶不振地重複着過錯,這將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因為如果沒有了忍耐性,就會真正地成為失敗者。
有位成功的猶太人曾説過:“人生是試行錯誤的過程,不犯任何錯誤的人,是一無所成的人。”猶太人面對失敗挫折,確立忍耐制勝的法則是:對“失敗”持正確、健康的態度,
不要恐懼失敗,要懂得失敗乃是成功必經的過程,在忍耐中求取最後的勝利;焦點不要對着過錯與失敗,應瞄準遠大的目標,吸取自己的過錯或失敗的教訓。遇到失敗時,千萬不能氣餒,要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發現此路不通時,要設法另謀他路,
使自己順應環境,適應潮流,而不是逞一時之氣,一條道走到黑;要善於伺機,巧於乘勢,等待機遇。
孟子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更是説明人生需要磨練和忍耐。
忍耐是邁向成功之路的措施和手段,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學會忍耐,我們就會看到成功的曙光;學會忍耐,我們就理解了奮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