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學習塞罕壩精神 建設生態文明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藍圖,十九大報告再次提及,讓我們看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河北塞罕壩林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範例,歷經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把荒漠沙地變為林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學習他們牢記使命的堅守。為了破解風沙南侵的困境,塞罕壩建設者肩負着使命,踏上了創業之路。無論是默默堅守、無私奉獻駐守的護林員,還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年無休埋頭乾的造林者,他們牢記初心使命,堅守信念,造就了生態文明的綠色奇蹟。
學習他們艱苦創業的勇毅。在塞罕壩林場建設初期,塞罕壩氣候惡劣、沙化嚴重、缺食少房、偏遠閉塞、氣候極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建設者們依靠艱苦奮鬥的精神信念,一步一步堅持下來,可歌可泣。在育苗植苗方面,塞罕壩建設者通過不斷實踐和研究,攻克了大量的技術難題,最終不負眾望。他們用血水汗水淚水留下一段傳奇佳話,用艱苦創業的精神警示後人力所能及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
學習他們綠色發展的執着。當今社會,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增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綠色發展改變了塞罕壩林場的原貌。塞罕壩這個縮影告訴我們,只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和整體觀,加快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治理的步伐,力所能及保護生態環境,才能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創造更多的生態奇蹟。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發揚艱苦創業、牢記初心使命,勇挑生態文明建設重擔,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傳承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新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