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如果你要問我25萬元左右的預算該買什麼新能源車?……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三個字——特斯拉。
但是,在經歷了 上汽大眾ID.4 X三亞試駕的體驗之後,我會對你説:出門、上樓,看看上汽大眾的ID.4 X,然後再作定奪。
是的,我並沒有説ID.4 X一定能夠打破Model 3、或者説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統治地位,這也是我在本文標題中給“忘掉”二字加上引號的原因——但是,ID.4 X確實為你提供了不同的選擇;而且,這種選擇還並不困難。
為什麼?……理由大致有如下三點,且聽我逐一道來——
理由一:駕駛
家中正好有親友在春節前提到了最新款Model 3,我也有機會多次駕駛。首先,必須承認Model 3在性能方面佔據絕對優勢,202千瓦的總功率、404牛·米之扭矩——無論是紙面數據、還是實際駕駛感受,都對得起一個字:猛。
但是除此之外,無論是它的底盤、還是噪音,即使是在當時缺乏對比的情況下,都已經讓我覺得這不像是一款20多萬元的車應有之表現;甚至,它居然讓我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還好電動車沒有換擋機構。要不然,變速機構的調校或許也將成為Model 3的一大劣勢?……
而這一次的三亞之行,當我駕駛過ID.4 X之後,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傳統車企、或者説世界大廠,在諸如底層機械結構、行駛狀態保持這些需要長時間/多樣本累積的軟實力技術領域之底藴,實在比特斯拉深厚了太多。
單就性能而言,ID.4 X自然是略遜一籌。150千瓦的總功率和310牛·米的扭矩,與Model 3幾乎不在一個量級。但如果用傳統燃油車的標準衡量,它已經是203匹馬力的民用級“鋼炮”——更何況,310牛·米的扭矩也已足夠作為“起速”之保證。
如果把它放在20多萬元的燃油車中,這樣的性能至少能達到90分以上的水平。雖然它不像Model 3那樣,把動力做到了120分;但對於絕大多數駕駛者而言,90分的性能也早已超過了“夠用”的標準,且足以讓人分泌由急加速所帶來的腎上腺素。
至於駕駛感受,或者説在大家相對容易理解的底盤調校實力層面,我分別用兩個詞來概括,應該也已經足夠——
“輕薄”的Model 3,“厚重”的ID.4 X。
行駛中的噪音,一直是衡量一款車是否具備高級感的重要標準。由於電動車的特性,發動機噪音已經消失殆盡,剩下的不過就是胎噪和風噪。但長期以來,Model 3在噪音控制方面的表現都被廣泛詬病,即使是如今更換了雙層玻璃,情況也並沒有太多的改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D.4 X作為MEB平台的產物,當然有大眾在行駛品質、噪音抑制等方面的技術底藴作為支撐——且不説其NVH靜音實力超過了誰誰誰,至少也對得起它20多萬元的售價。
總體而言,筆者個人更喜歡駕駛感受與“油車”更為接近的ID.4 X。你既能在整個駕駛過程中都感受到來自傳統車企的底藴,在操作方面也不會那麼難以適應。
理由二:價格
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在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相差100公里左右的情況下,最多能夠接受1萬元的差價——換而言之:多100公里續航、多花1萬元,可以。
較長時間以來,特斯拉因其在電能開發和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一直都是純電動車續航能力的“標杆”;其它車企即使只是想要“望其項背”,似乎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不過,隨着ID.4 X的到來,似乎改變了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
不妨對比一下Model 3和ID.4X價格最為接近的兩款車型:即Model 3標準續航版(24.99萬元)和ID.4 X極智長續航版(23.59萬元)。
先看工信部公佈的續航能力,價格更低的ID.4 X,反倒以555公里的成績、超過了售價更高的Model 3標準續航版(468公里)——也就是説,你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更長的續航里程;再回頭想想“100公里/1萬元”的調查結果,這裏外裏就“賺了”2萬多元。
當然,工信部給出的數據其實是“理論”最佳成績,那麼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據筆者親友提供的信息、以及大部分車主的使用情況來看,Model 3在南方城市的實際續航里程大致在390-410公里之間;而我本次試駕的ID.4 X,在經過包括長距離高速公路在內的245公里行駛後,其續航里程衰減了261公里。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對於純電動車而言,高速公路並不“友好”;特別是在以超過100公里/小時速度巡航的時候,能耗比城市道路至少高出20%。由此也可以推算出——如果ID.4 X在城市道路行駛,它的表現將完全符合其表顯續航里程;甚至在掛到“B”擋、也就是“動能回收模式”時,實際續航里程還將超過表顯數字。
所以,買一輛ID.4 X不僅能夠得到持平、甚至超過特斯拉的續航能力,而且還能省下1萬多元。至於這1萬多元,如果是北方寒冷地區的用户,可以用來加裝一套大眾專門為電動車開發的二氧化碳熱泵空調——相比特斯拉所採用的普通冷媒熱泵空調,它能夠提高20%的續航里程。
當然,南方的用户、特別是廣州等地區,就直接省下這1萬多元,吃點大餐、買個包包吧。
理由三:價值
我一直都認為,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而反之亦然——價格和產品實力的結合,無疑也能反映出一輛車的價值。
在“之家”等網站找出上文曾進行對比的兩款車,很快就可以發現——Model 3除了加速能力超過ID.4 X之外,在其它諸多配置方面都處於“被碾壓”的狀態。
比如——ID.4 X的五連桿獨立後懸,相比Model 3的多連桿,無論是其成本、還是最終體現出的行駛狀態,都要高級很多;至於ID.4 X帶轉向輔助功能的矩陣式LED大燈、車內氛圍燈等體現高檔車品質感的配置,在Model 3上更是全部欠奉;特別是當天幕式天窗成為南方城市夏天“噩夢”的時候,Model 3只能通過貼膜等手段來降温,而ID.4 X則可以輕劃功能鍵、合上遮陽簾。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帶有強烈價值感的底盤懸掛系統方面,還是在體現人文關懷、且成本也並不太高的遮陽簾等“小物件”之設置方面,ID.4 X都體現出了大眾身為“大廠”、所應該呈現的“產品價值”。
【車動力説】就目前而言,雖然特斯拉在純電動車領域仍有着暫時不可撼動的地位,其技術和前瞻性也在近幾年顯露無疑。但另一方面,也大可不必將特斯拉“神話”——特別是在傳統車企相繼轉戰新能源汽車領域之後,諸如ID.4 X在內的“後起之秀”,必將會給市場帶來全新的格局;而出自大眾MEB平台的產品,也將會一波接一波地、對特斯拉的行業領先地位持續發起衝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