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民環球 | 大國暗戰 太空裏火藥味又重了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5月18日,日本成立首支太空軍事力量,並命名為頗具二次元風格的“宇宙作戰隊”。儘管只有約20名隊員,但日本防衞省仍煞有介事地舉行了授旗儀式,防衞相河野太郎頗為隱晦地表示日本必須“在太空取得優勢”,並加深與美國合作。


圖説:美國X-37B空天飛機。圖GJ

美國也沒有讓小弟失望。美國X-37B空天飛機17日發射升空,執行第六次在軌飛行任務。X-37B可謂美國天軍最神秘裝備之一,被懷疑為“太空戰鬥機”雛形。美軍此前一直對X-37B的任務三緘其口,此次卻罕見披露了部分試驗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舉表明了剛組建不久的美國天軍刷存在感的渴望,也必然引起俄羅斯等其他太空強國的警惕。大國在太空的摩擦恐怕只會更多,競爭只會更激烈。

衞星被跟蹤 美俄打嘴仗

事實上,在疫情肆虐之初,美俄就因為“俄衞星被控跟蹤美秘密軍用衞星”一事打起了口水仗。

俄羅斯外交部2月18日指出,俄羅斯注意到不久前美國發表的俄羅斯“宇宙-2542”衞星靠近跟蹤美國“USA-245”間諜衞星的聲明,對此俄羅斯強調,俄羅斯衞星的運動不對美國空間物體構成任何威脅,更不違反任何國際法規範和原則。

一番聲明,彷彿把人拉回到太空暗戰不斷的冷戰歲月。俄羅斯衞星為何突然靠近美國衞星?在美國組建天軍後,這會否成為美俄太空暗戰升級的前兆?

此前數天,美國天軍主官罕見地厲聲指責俄羅斯衞星“搞小動作”。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兼天軍空間作戰部長雷蒙德上將稱,俄羅斯一顆衞星近期的變軌機動不可接受,威脅到美國一顆衞星的安全。

雷蒙德表示,自俄羅斯衞星發射之時起,美國就一直進行跟蹤。俄羅斯的“宇宙-2542”於去年11月26日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中心發射,根據美國的監測,它是一個航天器組合體,包括衞星上面級、母星和子星,母星釋放的子星可以在軌道上機動,完成相關任務。

一般而言,航天器入軌後都會根據任務小範圍軌道機動,但不會大範圍變軌,因為變軌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像“宇宙-2542”這樣靠近美國衞星的動作,無疑是範圍比較大的機動,很難説是常規操作。那麼,“宇宙-2542”靠近美國衞星有什麼目的呢?

驗證新技術 頻繁做動作

其實在“宇宙-2542”之前,編號“宇宙-2504”和“宇宙-2499”的俄羅斯衞星已經在太空進行了這些頻繁變軌的操作。“宇宙-2504”於2015年3月發射,當年3到7月至少進行了11次軌道機動,引發了西方航天以及情報部門的高度關注。

不少西方分析人士認為,包括這次靠近美國衞星的“宇宙-2542”在內,俄羅斯衞星頻繁機動是為了驗證反衞星技術。早在冷戰時期,蘇聯就用大量“自殺式衞星”進行反衞星試驗,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和經驗。上世紀80年代,蘇聯成為第一個擁有實戰型反衞星武器的國家,已經具備反衞星實戰能力。作為蘇聯航天遺產最大的繼承國,俄羅斯研製更先進的“自殺式衞星”可以説是駕輕就熟。

那“宇宙-2504”有沒有可能是用於反衞星作戰的“自殺式衞星”呢?應該説,可能性比較低。因為隨着航天技術的發展,這種同歸於盡的反衞星方式成本太高,一次只能對付一顆衞星。

隨着激光技術和在軌操作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天基反衞星武器已經朝着平台化方向發展。衞星或飛船隻需要裝備低功率激光,就可以破壞敵方衞星上“嬌貴”的電子元器件,讓敵方衞星失去作用,而無須徹底摧毀。除了使用激光,還可以通過在軌操作技術靠近敵方衞星,通過機械臂“修理”,使敵方衞星失能。


圖説:俄羅斯“努多爾”反衞星導彈。圖GJ

因此,雖然“自殺式衞星”已經過時,但俄羅斯此舉仍可能是為了驗證新式反衞星技術。近年來,俄羅斯不斷加強反衞星武器的研製和部署,已不是什麼秘密。其中,“努多爾”地基直升式反衞星導彈和“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尤為引人關注。目前,“努多爾”導彈已經進行了5次反衞星試驗,其中3次成功。

“佩列斯韋特”則是一款戰略激光武器,在普京2018年國情諮文中首度披露。美國情報部門分析認為,該激光武器可以用於攻擊衞星。相關資料顯示,蘇聯曾在冷戰時期運用地基戰略激光武器,致盲美國導彈預警衞星和光學偵察衞星。

太空軍事化 美國是主力

衞星是人類最早送入太空的航天器,也是人類依賴最深的航天器。目前全世界在軌衞星約1000顆,美國佔四成,是擁有衞星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包括110多顆軍用衞星。坐擁這麼多衞星,意味着美國也是在太空最脆弱的國家。因此,雖然屢屢指責別國,但在反衞星武器研製和部署上,美國才是最大的玩家。早在俄羅斯披露激光武器前,美國陸軍1997年就公開了一次反衞星地基激光武器試驗。所以,美國此次對俄羅斯的指責,頗有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味道。


圖説:太空激光反衞星作戰示意圖。圖GJ

在地基直升式反衞星戰力方面,美國地基中段反導系統(GMD)裝備的GBI攔截彈射高可達2000公里,除了攔截洲際導彈,還具備一定的反衞星能力。到2023年,美國將擁有64枚該型攔截彈。

美國海軍的“標準-3”攔截彈也具備反衞星能力。2008年,在美國海軍“燃燒冰霜”行動中,“宙斯盾”戰艦使用“標準-3”反導攔截彈擊毀失控的衞星。而即將完成研製的改良型“標準-3”射高1500千米,可攔截大部分低軌道衞星。

2015年8月,俄羅斯空軍和空天防禦軍合併組建成空天軍,目的是提升“空天一體”戰力,在敍利亞戰場表現可圈可點。而去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批准成立天軍,有了獨立的編制、預算和裝備,美國本就強大的太空戰力將上一個新台階。可以預見,大國之間圍繞太空的博弈已經進入新階段。作為領先者的美國和俄羅斯,在太空中的明爭暗鬥只會更加激烈。春水 艾舟

相關鏈接

高性能“鎖眼”

被美國指責“搞小動作”的俄羅斯衞星編號為“宇宙-2542”,被“騷擾”的則是美國秘密軍用衞星“USA-245”。當然,因為兩者都是密級很高的軍用衞星,所以這些編號只是對外公開用的,沒有任何衞星用途的信息。

分析認為,“USA-245”是美國國家偵察辦的一顆“鎖眼-11”光學成像偵察衞星。由於使用了類似“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大口徑相機,“鎖眼-11”偵察衞星最高分辨率可達0.1米,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光學偵察衞星。

目前美國擁有4顆“鎖眼-11”光學成像偵察衞星,與6到7顆雷達成像偵察衞星一道,組成美軍天基成像偵察體系,24小時全天候偵察目標。

高性能的背後是高昂的價格,兩顆“鎖眼-11”衞星的價值高達50億美元,甚至比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還要貴。有這麼先進的性能和驚人的價格,美國如此介意俄羅斯衞星靠近也就不足為奇。

神秘X-37B

美國空軍X-37B空天飛機於2010年首飛,已執行5次在軌試驗任務,如今正在執行第六次任務。X-37B總計在軌2865天,時間一次比一次長。去年10月27日,X-37B在軌飛行780天后返回地球,創下在軌飛行時間新紀錄。

X-37B外形類似航天飛機,但體積只有航天飛機的四分之一,部分電源由太陽能提供。它由火箭送入太空,返回時像飛機一樣在跑道上滑行降落,可重複使用,但不載人。

神秘的X-37B是這幾年航天界的熱議對象,一方面密級很高,美國對它的性能和每次任務細節鮮有公開,另一方面X-37B在太空也是頻繁變軌,動作多多。

X-37B具有比較大的在軌機動能力,實驗艙可以搭載小衞星或機械臂,改裝後就是能夠搭載太空武器的平台。當然,美國可以辯稱機械臂是為了探索在軌維修技術。但這種技術理論上也可以反衞星作戰,不僅可以修理己方衞星,還可以“修理”敵方衞星。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