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座資源枯竭城市為何“長”出一批“瞪羚企業”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近日,遼寧省2021年度新型創新主體認定結果出爐,盤錦高新區的美滋林藥業、跨克、廣利達電氣、潤華熱能4家企業獲批“瞪羚企業”。位於渤海之濱的盤錦市是遼河油田總部所在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石化工業基地。緣油而建,因油而興,也隨着資源日益枯竭邁上轉型之路。2008年,盤錦被列為我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這座產業結構上曾經單一粗放的油城,近幾年通過激發創新內生動力,培育起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金種子”發了芽

在盤錦紅海灘畔,佔地77畝的中藍電子產業園內顯得有些擁擠,這要“歸咎”於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藍電子)這家企業成長得太快。

走進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線上電子產品魚貫而出。“公司主要研製手機攝像頭兩大核心部件—馬達和鏡頭。2020年,中藍電子馬達產品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四,全球市場佔有率9%;鏡頭產品全球出貨量排名第六,全球市場佔有率4.2%。”中藍電子行政副總裁陳軍説。

中藍電子是盤錦本土培育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盤錦高新區和中藍電子探索聯合創辦電子產業園建設並陸續投入使用。“在中藍電子的帶動下,上游企業慕名而來,迅速聚集,園區已接近飽和。”盤錦高新區管委會二級調研員劉偉説。

目前,中藍電子已與華為、小米、榮耀、OPPO等各大手機品牌建立和保持了長久的合作關係。今年6月,中藍電子併購業內知名光學鏡頭企業康達智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不僅提升了公司技術創新能力,還將彌補我國光學產業後發短板,解決鏡頭專利“卡脖子”問題。

中藍電子的迅速發展是盤錦培育新興技術產業的一個縮影。盤錦深刻認識到,新興技術產業才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發展高新企業,不是“要不要”,而是“快與慢”的問題,誰起步早,誰才能贏得先機。

劉偉説,園區實行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雛鷹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科技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企業動態管理資源庫,定期篩選優秀企業納入庫內重點培養,提供市場對接、金融服務、成果轉化等全方位專業化支持。

傳統優勢產業發新枝

地下千米,鑽頭能在油氣層中實現精準繞彎!在遼寧天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姜慶巍向記者展示了該公司研發的旋轉導向鑽井系統。

“旋轉導向鑽井系統被譽為‘石油鑽井地下機器人’。通過該系統能夠實現在千米深的地下邊旋轉、邊控制鑽頭的軌跡,讓鑽頭奔着有油有氣的地方前進。” 公司董事長王彬告訴記者,這項技術曾是制約國內水平井鑽進提速的“卡脖子”工程,為了研發這個系統,公司花費了10年時間,投入數億元,“最難的時候,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但再難也得堅持,不能受制於人。”

目前,遼寧天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已聯合西安石油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共同開展智能鑽井系統、高端石油裝備等關鍵技術的攻關。同時,公司還與英荷皇家殼牌、法國道達爾等國外公司建立夥伴關係,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資源型城市一般對資源依賴度高,隨着自然資源進入衰退期,城市普遍面臨着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挑戰。如何讓劣勢變成優勢,如何做活做優存量、吸引增量,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造出接續產業,盤錦進行了有效探索。

盤錦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關大明説,盤錦市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堅持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路徑,引導企業面向全球市場提供高端服務,形成了“高端製造+高端服務”聯動發展產業格局。

從單純的採油、煉油向石化,乃至石油裝備製造、服務延伸,如今,轉型中的盤錦產業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態勢。在盤錦高新區內,新科石油的“全自動智能油管清洗成套裝備”項目已經申請4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瑞邦石油與華為合作研發具有大數據分析和邊緣計算能力的可移動智能採油數據處理系統;北瀝公司與中科院蘭化所合作開發的“基於環烷基基礎油的高端潤滑油品硏發”項目實現了高端油品國產化……

目前,盤錦高新區集聚裝備製造和油田工程技術服務產業領域企業近百家,擁有全國最完備的石油裝備製造、服務產業鏈,產品及服務已覆蓋美國、加拿大、中東、俄羅斯等世界油氣主要生產地區。

應考營商環境“新答卷”

作為資源枯竭城市,如何在人才和產業引進上打造自己的優勢?圍繞企業招商、落户、引才、服務全過程全鏈條,盤錦打出了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組合拳”。

“企業來到盤錦高新區後,各方面手續都是由高新區行政審批代辦人員幫我們辦理的。他們用了一個半月時間,就辦完了所有手續。”提起盤錦高新區的“全程我辦”服務,遼河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耿帥讚許有加。

盤錦高新區實施“管委會+公司”模式,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企業工作力度,不斷推進政務服務體系改革,增強規範管理能力,實施全流程服務,正在努力構建“零審批”園區。高新區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金鳳凰”紛至沓來。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實驗室之一,其下屬的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在複合材料研究上具有很強的技術力量。劉偉説,盤錦市作為世界級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與當地石化企業合作前景廣闊。為此,盤錦高新區的招商團隊多次到東莞與研究院進行溝通。

最終雙方約定,將以盤錦高新區為載體,打造承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成果轉化平台,解決制約園區產業發展的能耗“雙控”與“卡脖子”難題,助力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將保證其科技成果在滿足落地條件的情況下,優先落地盤錦,實現產業化。為解決研究院團隊在盤錦的後顧之憂,高新區為其每年提供不少於50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貼,5年內免費提供1萬平方米的研發辦公用房、不少於5萬平方米生產廠房,以及免費的人才公寓。最終實現雙方共贏。

近期,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將入駐高新區,入駐後,將推進“多孔介質燃燒技術在石油、石化產業減污降碳應用”及“激光級光學材料的特種專業照明應用”等項目成果在盤錦轉化落地。

同樣被盤錦真誠服務感動的還有天津鍵凱科技有限公司。鍵凱科技原來在盤錦的選址因為政策的原因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為了將企業留住,盤錦高新區主動在符合政策的情況下,幫助企業置換了土地。鍵凱科技在盤錦的項目已於今年5月正式動工,預計明年下半年可以進行試生產。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説了算。只要企業有需求,我們就會千方百計當成自己的事去辦。樹立自己的口碑,不僅讓企業來了不想走,還通過大企業招商,讓企業幫助我們招商。”關大明説。

如何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近年來,盤錦高新區把人才工作擺在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位置,統籌推進人才引進、培育、留住、使用工作,陸續出台了《關於加快園區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盤錦高新區人才集聚若干政策》等政策,高層次人才、團隊不斷集聚。2019年,盤錦高新區獲批遼寧省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試點。目前,高新區內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累計達32人,創新創業團隊累計達52個。園區10家企業先後入選清華大學博士生社會實踐盤錦基地企業。

“有了人才,就有了希望!”關大明説,盤錦市堅持創新轉型發展,奮力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向着這個目標,盤錦高新區將項目化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大力孵化中小型科技企業,引育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產業,着力建設數字園區、智慧園區、綠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