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本土車企“品牌向上”,長城WEY、坦克,吉利領克均給出了示範性答案。但比它們出發更早的五菱寶駿卻一直在重複失敗。
某種意義上,長城、吉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五菱的品牌向上戰略,即推出新品牌和高端產品,重新定位目標市場、勾勒用户畫像。隨後,它們依託持續增強的技術實力,趟出了多條向上新路。
五菱卻一直在原地踏步。從寶駿到新寶駿、從五菱紅標到五菱銀標,五菱汽車一次次的品牌向上實則是換湯不換藥的行為,且多有急功近利的意味。不僅多款新產品只是在微客的基礎上魔改和裝修,甚至產品力還進一步縮水,連最起碼的安全保障都無法提供。
長城、吉利和五菱品牌向上的反差並不是一個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故事。長城、吉利是真得想向上突破,而五菱的“品牌向上”只是一件皇帝新衣。自始至終,其目的都很明確,就是為了銷量。
早在2010年,五菱便創立了寶駿品牌,目的是能在急劇升温的私家車市場分一杯羹,順便提升一下五菱低端的品牌形象。
起初,寶駿的發展並不順利。首款產品寶駿630轎車推出後銷量始終不温不火,原因是五菱一直以低價微客打天下,低端品牌印象已根深蒂固,一時無法扭轉。
轉機出現在寶駿730上市後。該車售價雖然上浮到8萬元,但碩大的空間能提供比微客更好的實用性,以及乘坐舒適性。寶駿自此打響了名頭。
來到2015-2017年,SUV浪潮席捲中國車市,寶駿乘勢相繼推出560、510等主流SUV產品,一時間大受市場追捧。加上仍表現強勢的730,寶駿一舉將五菱的售價中樞由3-5萬元提升到了6-8萬元。
彼時五菱向上取得初步成功,可誰又能想到,8萬元將成為直到現在,五菱都難以真正跨越的鴻溝。
2017年後,雖然中國車市開始降温,但消費升級趨勢顯著。相比於多款熱銷的10萬級中國品牌SUV,寶駿560、510設計陳舊,產品力不足的問題開始凸顯,銷量迅速下滑。
對於好不容易樹立起的明星產品,五菱不僅未積極進行改款,進一步增強產品力,反倒推出了寶駿310、360兩款售價不足5萬元的新產品。
這等於直接投子認負。反正上面打不過,還是下來舒服躺着吧。
五菱品牌這邊也昏招頻出。2018-2019年,五菱相繼推出了五菱宏光S3、五菱宏光PLUS兩款SUV,實則是微客平台魔改而來。以更低的售價,兩車直接衝擊寶駿SUV的市場,竟致使寶駿560停產消失,成為了中國車市為數不多的曾是爆款,但曇花一現的車型。
更要命的是,這一系列操作讓五菱的售價中樞重回5萬元,品牌印象重回低端、廉價,品牌向上夭折。
2019年,五菱再次謀求向上,依託全新RS平台和1.5T發動機,推出新寶駿品牌。新寶駿確立了RS-SUV、RC-轎車、E-純電三條產品線,邏輯還算清晰。
這本來是寶駿再次向上的良機。但或許銷量KPI是五菱的生命線,在上市不到一年,新寶駿未打開局面後,五菱迫不及待地將全新家族設計語言下放給了510、530等產品,仍舊走回了主打性價比的老路。
這些本該停產的上一代產品嚴重侵蝕了新一代產品的生存空間,致使新寶駿的多款產品月銷量長期僅為2000輛上下。
五菱品牌也沒閒着。先是推出售價不足3萬元,將低價戰略演繹到極致的宏光MINIEV,然後反手推出以凱捷為代表的銀標系列產品,定價衝到了10萬元以上。
兩款產品的售價讓夾在中間的新寶駿更難受。本來新寶駿的E300(現更名為KiWi EV)極具未來設計感,擁有爆款潛質。但在宏光MINIEV的衝擊下,銷量一直難有起色。
另一方面,五菱凱捷上市後,寶駿730銷量也一落千丈,也搶了一些新寶駿Valli的訂單。Valli自6月初上市後,至今還未出現在乘聯會的完整銷量榜單中。
捋清五菱品牌向上的歷史不難發現,五菱是一家知難而退,沒有戰略定力的車企。不僅如此,五菱和寶駿的產品線混亂不堪,售價和定位互有交叉、重疊,產生內耗不可避免。
這同樣反映出五菱較薄弱的戰略規劃能力。
主打性價比這件事本身沒有錯。相對於豪華品牌,坦克、領克的產品仍具備十足性價比,但其提供了不亞於豪華品牌的配置、用料及用車體驗。中國消費者自然歡迎這樣的好產品。
然而,一直高喊“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五菱其實沒有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只有低價,而沒有性能、安全、體驗。
五菱被外界稱為“神車締造者”的原因,可歸結於五菱宏光系列的成功。在新世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款微客都是廣大私營小企業主,務農人員的好幫手。代入到他們特定的生活和工作場景下,簡陋的五菱宏光沒有問題。
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不會停止。在千元智能手機都已提供多個攝像頭、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屏幕的時代,再讓廣大消費者買一輛“五菱宏光”家用,是車企極不負責任的體現。
但為了銷量,五菱還是緊抱五菱宏光,將成本控制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拋開上文提及的五菱宏光系列SUV,新晉推出的五菱征途實則是一款在五菱榮光微卡基礎上魔改而來的產品。
“青春型皮卡”、“年輕人創業的好幫手”,這是五菱包裝征途的營銷話術。但其實該車的性價比遠不如五菱榮光微卡,安全配置更對不起售價。
首先,五菱征途5.88萬元起價,五菱榮光微卡4.68萬元起價。但與更便宜的後者一樣,五菱征途不提供關鍵的ESP系統,且只搭載最大99馬力的1.5L發動機。五菱榮光微卡還有1.8L發動機可選。
難道年輕人就不需要動力麼?更大的問題是,五菱征途的後貨箱容積小於五菱榮光微卡,實用性差距很大。到底誰才是“創業好幫手”?
另一款現象級產品宏光MINIEV也值得拎出來説説。該車雖然不是脱胎於五菱宏光,但其產品理念與五菱宏光一致,都是僅提供基本的出行體驗,以及遮風擋雨的功能。
然而,就安全、便利、穩定性,宏光MINIEV一言難盡。
首先是2020款的低配車型不提供安全氣囊。該車車體本就較小,而經過某媒體拆車實則,其前後防撞梁的強度均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在沒有安全氣囊的保護下,碰撞後駕乘者的安全該如何保證?雖然2021款全系增加了主駕駛安全氣囊,但副駕駛和後排乘客的安全同樣未能解決。
同時,由於該車不支持快充,卻支持家用220V慢充,所以不少車主拉線方式五花八門。有從陽台直接丟下去的,有從地下室遷出來的,還有從公用線路接線的,反正充分發揮了智慧。
但這些方式均對過往人員有觸電危險,兒童觸電的風險更大,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由於該車體積較小,許多車主停車均見縫插針,無視劃線車位,有空就停進去。這無疑只方便了自己,置其它車輛的安全、交通、消防法規於不顧,由此帶來更多安全隱患。
歸根結底,宏光MINIEV的熱銷就是因為該車太過低價,而準確擊中了人性弱點。而購買這款車以後,因為低價,車主使用更加隨意,增加了影響他人和共同交通安全的風險。
作為一家傳統大車企,五菱不僅不能為消費者提供品質一直進化的產品,卻閹割最基本的安全配置,甚至還主動為消費者提供擴大社會安全風險的機會。
真的是為了銷量,連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都不顧了。
這樣的企業文化薰陶下,急功近利更是五菱的常態,更何談品牌向上。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因品質消費需求迅猛爆發,消費者更加理性,五菱終將為自己的短視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