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用互相成全打破 車廂蹺二郎腿困境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北京乘坐地鐵時常遇到在車廂裏蹺二郎腿的現象,既擠佔其他乘客的乘車空間,鞋底的污漬還容易碰到其他乘客。此話題一出,引發了不少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比起蹺二郎腿,更討厭把腿叉開特別大的人。

在社會流動不斷加速的今天,地鐵車廂也是一面鏡子:對待陌生人的態度,既彰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素養,也關乎一個城市的格調。在地鐵車廂內蹺二郎腿看似只是關乎個人偏好的私事,實際上卻關乎他人的權利與尊嚴,成為一個公共問題。

早晚高峯期間,能擠上地鐵就是一種幸運,在車廂內蹺二郎腿固然會讓自己更舒適,卻不能將自己的舒適建立在其他乘客的不便之上。在這樣一個與陌生人共處的公共空間,乘客之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有的乘客多擠佔一點,有些乘客的空間就會被壓縮一點,更何況,不太乾淨的鞋底有些時候還會碰到別人。

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涵養反求諸己的道德自省,塑造從我做起的文明自覺,變得日益重要。主動收起二郎腿固然會有所束縛,卻讓公共空間實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一座城市有怎樣的風貌與精神氣質,與在這裏工作生活的市民息息相關。不論是乘坐電梯時自覺靠右站立保留左側通道以方便有急事趕時間的乘客,還是將揹包放在胸口的“揹包向前”,抑或在地鐵車廂裏不蹺二郎腿、不把腿叉開特別大,當“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得到普遍的價值認同,當與人為善、互相成全成為一種共識性規則,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

人們對文明和價值的呼喚,需要落細落實,更需要體現為具體行動。面對蹺不蹺二郎腿,一些人熱衷拿權利與自由來説事,認為地鐵方面提醒乘客“車廂內少蹺二郎腿”小題大做。實際上,自由和權利不能自彈自唱、孤芳自賞,也要尊重和回應他人正當的利益訴求。那種心中只有自己卻不願意給他人留下足夠位置的人們,自説自話、自行其是,不可避免會導致公共空間“一地雞毛”。

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既需要法律約束,也離不開自律自覺,更應該相互成全。你蹺二郎腿,我把揹包背在後面,他把手機聲音調到最大,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必然會導致公共空間陷入“破窗效應”,最終人人都會成為受害者。只有懂得換位思考、善於體諒他人、願意互相成全,公共空間才會更有秩序、更有品質、更有温度。

(北京青年報)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