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就業、影響政治 印度牛確實“牛”

【環球時報記者 宇同】因為宗教原因,牛在印度擁有特殊地位。在這個南亞國家,不僅各種節日和牛息息相關,而且牛還創造了很多奇特崗位。印度民間愛牛,官方也積極做宣傳,政府成立了一個全國牛類委員會(簡稱“牛委會”)來保護本地牛。為加大宣傳力度,印度政府最近還推出了“奶牛學”全國統一考試。據悉,本月底即將舉行第一次線上考試。

每年印度歷的12月12日來臨時,在有“藍色之城”美譽的拉賈斯坦邦焦特布爾市,人們會過拜牛節;在南部的卡納塔卡邦,人們會慶祝敬牛節。在喀拉拉邦等地的豐收節期間,人們將牛角塗成五顏六色,掛上花環和食品,繞着牛轉圈灑聖水並向牛匍匐行禮。跟着牛巡遊的時候,牛甩落的食品會被當成聖物哄搶一空。中央邦首府博帕爾的奔牛節更是不尋常。當地人裝扮好了牛之後,自己也會戴上花環趴在地上,任由“神牛”從身上踩踏而過,被踩的時候嘴裏還要不斷念叨着自己的願望,期盼得到神靈的眷顧。不過這一慶祝方式遭到醫生們的一致反對,因為每年都有信徒被踩得骨斷筋折。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成三六九等,而牛在這個國家也有高低貴賤之別。最高貴的是背上有個隆起的印度瘤牛,而且毛色越淺的越好,白色的牛就能享受“神牛”的待遇了,可以整天啥活也不幹,盡情享受“牛生”。水牛就屬於牛中的“低種姓”了。在印度教神話中,水牛是惡魔的化身。在現實生活中,水牛既要耕田,還要拉車搞運輸。在印度是可以宰殺水牛的,這也是印度成為牛肉出口大國的原因,因為出口的幾乎都是水牛肉。

公牛和母牛的待遇也有區別,一般髒活累活都是公牛幹,母牛隻負責四處溜達和產奶。牛奶是印度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因為素食者在印度人口中佔了很高的比例。他們不吃肉,全靠牛奶補充營養。母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母親,印度最著名的乳業公司就叫作“母親乳業”。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的妻子悉達出嫁時,嫁妝就是1000頭母牛。時至今日,在印度農村,母牛仍然是最貴重的禮物和常見的嫁妝。就連印度神話中也是母牛更厲害些。印度教徒相信人死後要過一條火焰河,傳説那些生前供養牛的人可以抓着母牛尾巴順利渡河去往來世。

除了耕田和拉車,印度的牛因其“神性”有機會從事一些奇特的工作。比如小牛犢可以勝任拆遷辦的工作。印度各種神廟眾多,一般人家裏也都有神龕供着神像。一旦需要搬家或者拆遷,沒有印度人願意冒着得罪神靈的風險去搗毀神像,這時候施工的人就會牽一頭小牛犢過來幫着把神像踩碎。根據印度教傳説,大神克里希納的化身是一個牧童,最喜歡小牛犢,所以人們相信用牛犢拆神像不會被神靈怪罪。

在卡納塔卡邦一個叫作奇卡·阿納斯那克里的村子裏,一頭公牛還當起了村長。不管是公共事務還是私人問題,村民們都會來請示它,“牛村長”會用它包着一圈銀環的右前蹄給出“是”或者“否”的指示。據説這頭“神牛”已經統治村子近800年了,其間經歷了25次轉世。每次轉世後,村民們都要舉行儀式,尋找“神牛”。信徒們會將供奉的錢掛在“神牛”的牛角上,有專人每週清點一次錢數。據記載,“牛村長”收入的最高紀錄是單週100萬盧比(人民幣1元約合11盧比)!

牛在印度城鄉無處不在,這種現象還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在大城市,閒逛的牛會帶來交通堵塞和安全隱患,因此市政當局就僱用趕牛隊把牛羣從市中心交通要道驅趕到郊外。在農村,也會有農民充當驅牛人,因為閒逛的牛會闖到地裏啃食莊稼。印度牛的政治屬性近年來似乎也有所提升。印度“牛委會”的預算是相當高的,據報道每年多達幾十億盧比。最近還有官員提出議案,建議誰要想競選議員,家裏必須要養牛。養牛居然還能助選,恐怕這也是印度獨有的現象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1 字。

轉載請註明: 創造就業、影響政治 印度牛確實“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