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週刊》最新一期文章,原題:中國的創新力從何而來
這是世界史的驚奇,中國入世20年後驀然回首,讓世人發現中國創新模式的特色,而最讓人關注的是,中國的創新力從何而來?
中國不僅GDP翻幾番,面對撲面而來的全球挑戰,還淬鍊出獨特的創新。以高鐵來説,20年前各方都在猜測,到底中國是要用日本、法國還是德國的系統?結果中國全部吸納並進行消化,不斷“微創新”,最後發展出很多自己的獨有專利,建設了全球最龐大、最安全、最穩定的高鐵系統。“微創新”背後,是龐大的人力資源,為創新人才庫作出貢獻。中國的市場規模也令各種試驗積累技術參數。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正能量。全社會都有一種衝勁與韌性,向全球學習,進而創造新生態。騰訊的微信吸納西方的實時通信,卻做得比Whatsapp更好、更有競爭力。
中國很多創新是從最高點開始的,量子衞星、人工智能、5G都是例子,這也因為中國的人才庫是開放的。華為的技術突破不僅從西方吸納人才,還從俄羅斯、東歐國家網羅最佳科學家。華為曾重金邀請美國IBM派出老師,學習美國先進的組織文化。今天華為的組織規模、創新能力、創造的財富早已超過IBM。大疆無人機的發展也充滿原創性,從航拍到農藥噴灑,從廣告到軍事,從舞台演出到教育,不斷突破。
但中國被忽略的創新其實是黨政部門——受到來自私營部門創新的衝擊,也要重視績效,落實數字化管理,秉承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發揮全國一盤棋的“舉國體制”力量。這次中國抗疫的成功也顯示出如何落實精細化管理、實時資源調動以及危機反應能力,再加上人工智能技術,才取得全球抗疫冠軍的成績。
美國漢學家費正清曾説,中國現代史的發展是“衝擊與響應”的模式,中國在外力的強大挑戰後作出響應。而中國經濟史學家劉廣京認為,中國的發展具有內部動力。這兩種論述的結合,其實更有解釋力,解開中國創新的謎團。▲(作者邱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