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家: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有三個問題,家長別大意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綜合

熊孩子和乖孩子有什麼區別呢?熊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搗蛋鬼,總是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的搗蛋能力,讓人不得不時刻注意他們的動向;乖孩子是父母不斷誇讚的驕傲,但也是被要求更高的一類孩子,很多父母都會把孩子的乖巧懂事,作為自己教育成功的標誌。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小時候乖巧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這4個性格特點,與原生家庭的影響息息相關:

1、過度敏感

有些孩子在長大後,會變的敏感,不喜社交,獨來獨往。當你瞭解到這些人的原生家庭時,就會發現他們的敏感是有跡可循的。因為小時候的聽話,會得到父母更多的要求而不是關心,他們會拿你的出色來炫耀同時也會給你更多的要求,孩子因為害怕父母失望,所以會盡可能地完成父母的這些要求。但也讓自己變的敏感脆弱,擔心自己的不好,父母會失望等。

乖巧懂事是孩子的好品行,但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懂事,就認為孩子已經是一個大人,不需要關心了,因為家長的錯誤思想,會讓孩子過得非常小心翼翼,長大後也會養成敏感脆弱的性格。

2、過度負責

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總是會為別人考慮更多,像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等。但是一個正常的家庭,父母與孩子的職責各不相同,孩子不應該讓自己幼小的心靈承擔更多。但有些父母會因為自身能力等,將情緒或者壓力給孩子承擔。

就像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因為自顧不暇,就會將照顧弟妹的職責無意間給了家裏的老大。所以很多家庭的老大都是乖巧的孩子,照顧弟妹,孝敬父母,但是他們的內心也是希望自己可以有父母的關愛的。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孩子會變得很負責,遇事情會先為別人考慮,是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人,卻對自己不怎麼好的人。

3、內心匱乏

“乖孩子”是一種道德綁架,父母為孩子塑造的乖孩子形象,會給孩子一些壓力,不能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隨便説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要維護父母親戚眼中的乖孩子形象,所以只能壓抑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導致內心需求的匱乏。

4、不願麻煩別人

在乖孩子眼中麻煩別人就是一種不懂事的行為,所以因為自己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所以他們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麻煩別人。這樣導致他們在生活中,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面對,自己一個人硬撐,會出現對別人不滿的情緒,變的消極被動。時間久了不僅自己不願意與人往來,別人也會因為他的負面情緒,慢慢地疏遠他。

乖孩子的標籤雖然是對孩子的一種認可和誇讚,但是父母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會讓“乖孩子”成為一種對孩子的道德綁架。讓孩子變得小心翼翼,時刻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對長大後的性格養成、人際往來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父母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的給孩子貼標籤,無論好壞都不要給孩子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