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環時深度】日本“政教融合”問題超乎想象!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嶽林煒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邢曉婧 陳洋】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組後的內閣正式啓動,而他對新內閣成員有一項特別要求,那就是每人都必須檢討和報告自己與統一教的關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後,自民黨和統一教的關係受到日本輿論的強烈關注,而政黨和宗教組織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也在日本國內引發激烈辯論。日本憲法雖然規定政教分離,但該國政黨和宗教組織之間卻相互借力、相互推動、相互影響。在日本內政以及外交政策的塑造方面,宗教發揮了重要作用。

信教人口比總人口還要多?

“這(宗教)實際上是日本政治活動的標準組成部分。”在安倍遇襲後,很多日本民眾都對自民黨和統一教“源遠流長”的關係感到驚訝,然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日本宗教問題專家麥克勞克林日前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早在統一教上世紀50年代在日本開設分支之前,其他宗教團體就已經在日本政治中積極發聲了。

宗教團體超過18萬個

其實在歷史上,日本的宗教和政治一直關係密切。神道教和佛教是日本最重要的兩種宗教。據《金融時報》報道,日本全國擁有15萬個寺廟和神社,民眾每年都會定期參拜。BBC稱,公元6世紀佛教被引入日本後,和神道教一起對日本政治產生影響。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神道教成為日本國教,與日本的民族主義活動密不可分。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者羅敏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對日本進行包括宗教制度在內的改革,通過《日本國憲法》等確立兩項原則:政教分離以及宗教信仰自由。在這一背景下,戰後日本宗教團體迅速發展起來。

根據日本文化廳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日本共有超過18萬個宗教團體。在這些團體中,除統一教之外,比較大的還包括“日本會議”“神道政治聯盟”“創價學會”等。

日本NHK電視台2018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很多日本受訪者表示他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日本文化廳發佈的《宗教年鑑》卻顯示,截至2020年,該國信教人數超過1.8億,比日本當時的人口總數1.26億還多。這説明,很多人同時信奉多種宗教。有觀點認為,很多日本人只是將宗教活動當作民俗來參加,因此不認為自己是宗教信徒。

“鈔能力”強

日本一些宗教法人團體成員數量巨大。香港“亞洲時報”網站舉例稱,“創價學會”表示有1200萬成員,幸福科學教聲稱有1100萬成員,“立正佼成會”據稱有650萬成員。

“人多勢眾”的日本宗教團體,其強大的“鈔能力”自然不言而喻。以“日本會議”為例,它向不同層級的成員每年收取3800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20日元)至10萬日元不等的會費。該組織還設定兩種捐款,一種是普通捐款,為1000日元;另一種是特別捐款,為10萬日元。與企業不同,日本宗教法人團體可謂旱澇保收。有數據顯示,統一教在2009年至2011年間,每年從日本募集約500億日元的捐款。

相互借力

儘管日本憲法明確規定政教分離,但縱觀二戰後歷史,日本政界與宗教團體之間並非“涇渭分明”,而是相互利用、相互影響。

從日本政客的角度來看,擁有廣大信徒和鉅額資金的宗教團體,無疑能幫助他們增加選民支持。而對日本宗教團體而言,讓政治人士特別是知名政治人士成為其成員或為其站台,則有助於提升該團體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動該團體所提倡的政治主張,並吸收更多的資金和會員。

二戰後,日本一些宗教團體通過成立政黨,直接參與選舉以謀取政治利益,比較典型的例子包括“創價學會”與公明黨、幸福科學教與幸福實現黨等。還有一些宗教團體通過向一些政黨和政治人士提供政治獻金等方式參與政治。安倍晉三的胞弟、現任首相輔佐官岸信夫此前承認,自己與統一教有交往,並在選舉期間得到過該組織的幫助。安倍的前助手、參議員井上義行透露,他是統一教的非正式成員。

羅敏表示,為避免被指責違反政教分離原則,日本的某些宗教團體會通過成立政治團體來規避相關風險。“神道政治聯盟”便是神社本廳在20世紀60年代為推動“維護”靖國神社等而設立的,近期廣受關注的統一教曾在1968年成立政治團體“國際勝共聯合”,在冷戰背景下藉機接近包括前首相岸信介在內的日本保守政治人士。

保守宗教組織推動政治右傾

二戰之後,自民黨在日本長期執政,而安倍也成為二戰後在職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在這一背景下,自民黨以及安倍與保守宗教團體的關係,對日本政治產生巨大影響。

安倍及自民黨利用保守宗教團體爭取選民並推廣其政治主張。在安倍2012年第二次當選日本首相時,“日本會議”等宗教團體“功勞很大”。此外,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報道稱,2015年,安倍推動國會通過新安保法案,自1945年以來首次允許日本向海外派兵作戰。不過,這一行動遭到公眾的強烈反對,引發大規模抗議。之後,統一教和“日本會議”都組織人員舉行活動,和上述抗議打擂台,支持安倍的安保政策。

“日本會議”成立於1997年,由“保護日本的國民會議”和“保護日本之會”合併而成。作為日本最大的保守團體,該組織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均有分支。韓國《中央日報》稱,雖然“日本會議”的正式成員不到4萬人,但加上加盟的右翼團體,其成員可能多達800萬。“日本會議”要求修憲和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還禁止女性成為天皇。

“神道政治聯盟”和“日本會議”的不少政治主張類似。該聯盟成立於1969年,以神社本廳為母體,在日本各都道府縣也均有分支,有8萬多個下屬神社。“神道政治聯盟”的政治主張包括提升天皇的權力、修改憲法、支持政府官員“拜鬼”,以及在學校實施神道教道德教育等。這個民族主義組織還在其網站上表示,致力於消除外界對日本歷史的“錯誤認知”,使日本成為受世界尊敬的國家。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二戰後為打造“新身份”,日本政府“擁抱”保守宗教組織。因為相似的政治主張,安倍和自民黨一直與“神道政治聯盟”和“日本會議”進行密切合作。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稱,2016年,安倍內閣20名成員中有19人和“神道政治聯盟”有關係,14人與“日本會議”有關係。此外,日本國會議員還組成“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和“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根據“神道政治聯盟”官網統計,2022年參加“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的議員有264名。《朝日新聞》稱,290名議員隸屬“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兩個懇談會成員中不乏日本政要,如岸信夫、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等。

“神道政治聯盟”和“日本會議”能量巨大,是近年來日本政治右傾化的重要“推手”。在它們的影響下,安倍第二次上台之後,不僅解禁集體自衞權、通過新安保法案,還簽署《日美防衞合作指針》。2020年安倍因健康原因卸任首相3天后,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之後繼任日本首相的菅義偉也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羅敏表示,日本政界高層屢次參拜靖國神社,不惜傷害亞洲鄰國感情,這些舉動的背後暗藏着宗教對日本政治的巨大影響。

不過與“日本會議”和“神道政治聯盟”不同,“創價學會”在修憲、歷史等問題上均表現出謹慎的態度。因為成員在20世紀30年代受到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的迫害,因此“創價學會”從1955年開始參與政治,其宗旨是以生命尊嚴思想為根本,推進和平、文化及教育,祈願人類幸福。

日本執政黨之一的公明黨就源自“創價學會”,該組織的一些政見通過公明黨得以體現。比如在修憲問題上,公明黨一直持謹慎立場,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自民黨的修憲企圖。

民眾要求反思和改變

在安倍因統一教遭到襲擊後,日本媒體和民眾開始反思宗教與政治的關係,並希望此次事件能夠帶來改變。

《東京新聞》認為,自民黨需要的不是極力掩蓋與統一教的關係,而是弄清統一教對自民黨決策和政權產生了什麼影響,並採取措施防止再次發生類似情況。《金融時報》稱,問題是日本民眾對宗教與政治關係的關注是否會帶來改變。有人認為,應該對兩者的關係進行監督。“政客們不一定要切斷與宗教的關係,但他們需要的是問責制和透明度。”上越教育大學副教授塚田穂高説。北海道大學邪教問題專家櫻井義秀則認為,人們呼籲對宗教團體進行監管控制,但這將遭到日本所有宗教團體的反對,因此媒體、民間活動人士、律師和學者需要充當監督的角色。

宗教在日本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據《金融時報》報道,1995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發動沙林毒氣襲擊後,日本公眾和宗教的關係就蒙上一層陰影。從那時起,即使在公共場合使用“宗教”一詞也成了禁忌。在警方調查安倍遇襲事件的初期,日本主流媒體在描述嫌疑人所痛恨的統一教時,使用了“特定羣體”而非“宗教”一詞。

日本憲法雖然規定政教分離,但卻嚴格限制政府管控宗教團體的活動,擔心這些管控會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日本公安調查廳前高級官員菅沼光弘表示,由於擔心侵犯民眾的宗教權利,地方政府難以對宗教團體有爭議的做法進行調查,“宗教組織是日本當局碰不得的”。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日本宗教問題專家麥克勞克林認為,就目前而言,日本宗教和政黨的密切關係還在持續,“很難看到日本會發生什麼結構性變化”。不過《金融時報》稱,安倍之死可能改變這種情況。以前當政治和宗教在日本發生激烈衝突時,隨之而來的是行動。比如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襲擊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在國會強行通過一項有關宗教團體的法律修正案,將宗教團體的管轄權從地方政府轉移到教育部,並要求這些團體提供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