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12月18日,第一屆中國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披露了三個城市試點改革以後的成績:貴州省六盤水市住院患者總費用較改革之前的2019年下降了8.87%,每位城鄉居民平均每次住院費用節省110元;武漢市試點醫院的疑難危重症患者平均每次看病費用節省了1280元;廈門市全市住院費用同比增幅下降10個百分點。
CHS-DRG/DIP支付方式是一種醫保支付方式。一直以來,我國傳統的醫保支付方式是按項目付費,通俗來説,就是根據診療過程中用到的所有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用耗材,用了多少結算多少,患者和醫保根據實際費用分別承擔各自需要支付的部分。這種醫保支付方式執行起來相對容易,也較為符合過去我國醫藥衞生體制的實際情況,在醫保支付的歷史中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
然而,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看病就醫的剛性需求被逐漸釋放,傳統支付方式的缺陷也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容易滋生“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讓參保人多花錢、醫保基金多支出。因此,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2019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先後啓動了30個城市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71個城市的DIP付費國家試點。從試點初步成效看,一些試點地區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更加規範,檢查用藥更加合理,治療的針對性更強,也促進了分級診療,醫療機構、醫保基金、參保羣眾都不同程度地受益,初步顯示出醫、保、患三方共贏的效果。
DRG支付方式指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在DRG支付方式下,依診斷不同、治療手段不同和病人特徵不同,每個病例會對應進入不同的診斷相關組。在此基礎上,醫保按照病例所進入的診斷相關組的付費標準進行支付。
DRG支付方式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目前有40多個國家使用,是世界公認的較為先進和科學的支付方式之一。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在綜合地方主要版本的基礎上,形成了CHS-DRG版本。
DIP支付方式是指按病種分值(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在總額預算機制下,根據年度醫保支付總額、醫保支付比例及各醫療機構病例的總分值計算點值,形成支付標準,對醫療機構實現標準化支付。
對醫院和醫生來説,檢驗檢查、藥品耗材等從收入變成了成本,DRG/DIP支付方式將激勵醫院和醫生自覺主動地規範醫療服務,控制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還會引導醫療機構提高疾病診治能力,用高質量的服務和技術水平吸引患者來院就醫。
因此,與傳統按病種支付相比,DRG/DIP支付方式是一種更科學、更精細的醫保支付模式,能夠幫助醫院在進行費用管理的同時,兼顧臨牀發展。對醫療機構來説,原來靠量增收和擴張牀位規模的時代結束了,將倒逼醫院進行提質控費增效。
《“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實現按DRG/DIP付費的住院費用佔全部住院費用的70%,並將其作為剛性指標。11月26日出台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則是對“十四五”規劃的具體工作部署,要求從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任務,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基本實現病種、醫保基金全覆蓋。
據瞭解,第一屆中國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會由國家醫療保障局指導,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主辦,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CHS-DRG付費國家技術指導組)、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承辦,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與北京醫療保險協會共同協辦。
大會以“精細化管理新動能,高質量發展新徵程”為主題,採取“大線上、小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有關負責同志到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