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一例外,中大型SUV普遍短於五米,但基本都寬過兩米且一米八左右高或更甚。如果你不是生長在地大物博的美帝,那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説,中大型SUV就已經稱得上龐然大物。高貴、大氣、撐得住排場是教授對中大型SUV的理解,與靈活、快速是完全不同的對立面。
10年前,8秒多才能破百的寶馬X5都敢叫“公路之王”,搭載R36同款發動機(VR6)的途鋭破百時間需要8秒開外,10年後的今天,寶馬X5實測破百可以做到5.5秒以內,途鋭跑進6秒,就連紐北最速的SUV都是奧迪Q8衍生車型。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原本端莊甚至略顯笨拙的中大型SUV越跑越快?
都説潮流是個輪迴,就像以前的揹帶褲和牛仔褲一樣,它們誕生的時代背景,是藍領工人們作業時需要抗磨損、耐穿、材料便宜的服裝,便宜耐造的丹寧布則成為了服裝面料的首選。直至許多體力勞動被解放的今天,牛仔服和丹寧布非但沒有淡出人們視野,反而以一種全球都認可的經典和潮流存在於世。
再或者説以前,SUV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是越野工作車屬性,用SUV做商務接待、長途巡航、居家日用這樣的用途,在當時人們的腦子裏未形成概念。多數消費者一開始可能也以為自己饞SUV的越野性能。直至全世界的公路都越鋪越好的今天,SUV除了底盤離地間隙高以外,幾乎沒有被哪幾個車主正兒八經越過野。而SUV的外形也隨時間越來越精緻,配置逐漸和轎車同步,人們終於發現,四不四驅、帶不帶大梁什麼的其實根本不是關鍵,關鍵是SUV的高視野和縱向空間的實用性太香了。
途鋭(Touareg)這個名字源於撒哈拉沙漠裏的一個部落名字,意為在惡劣的環境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難看出從立項伊始,大眾就將它定作是越野車。第一代途鋭最大的特性就是具備可調懸架和能100%鎖止且主動可控的中央差速器等配置。作為旗艦SUV,不僅上有12缸動力,就連最入門的也是搭載VR36 3.6L V6機型。靚自吸+好四驅,這不就是越野車麼,不過至於零百麼,8秒開外,“夠用”。
然而第二代途鋭棄用了之前全部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而改用3.0T的機械增壓發動機,伴隨着車重減少300斤,途鋭的百公里加速還是提升了0.4秒。在四驅系統上則是改用了託森機械限滑差速器,削弱了越野能力,但提升了輕量化和公路操控。而到了第三代途鋭,大眾將途鋭更多的底盤升級給到了電子防傾杆、自適應懸架等,四驅系統方面維持不功不過的託森機械四驅。直到第三代,最入門配備2.0TSI渦輪動力的途鋭,都能推動超過兩噸自己在7秒內破百,3.0TSI版本更是6秒以內。做個誇張點的比喻,這就像是大象在玩短跑,而且還很強。
直到今天,途鋭不過只有三代車型的生涯,但巧就巧在,幾乎每次途鋭的換代都恰好迎合了人們對SUV觀念的轉變,你要問教授,三代更迭下來途鋭的越野能力是否被弱化,我們不得而知,但它的公路性能毫無疑問變得越來越好。就像很多SUV一樣,隨着每次產品更迭,廠家對SUV的技能點毫無疑問就加在了速度、豪華上,而不是越野。
除了路虎攬勝外,歐洲車企較早的豪華中大型SUV可能是梅賽德斯-奔馳的M級(W163),而將豪華中大型SUV發揚光大的卻是寶馬X5,而如雷貫耳的寶馬X5,卻起源於與路虎攬勝並行開發的年代。
適逢2000年前寶馬收購了英國羅孚,在得到路虎後的寶馬恰好走進了第三代攬勝的換代週期,而X5項目的建立離不開路虎的靈感刺激。儘管此前寶馬做SUV的經驗並不豐富,但初代X5的定位就很清晰:鋪裝路運動能力才是重點,越野不重要。
第一代X5後期的4.8i版本,刷新了當時紐北最快SUV記錄
結果寶馬首試便告捷,市場反饋相當好,這讓寶馬一舉拿下公路SUV標杆的身份,只是作為“公路之王”,初期搭載3.0L L6發動機(M54B30)的初代X5需要8.8秒才能破百,想要跑進7秒,得上到頂配的4.6L V8動力,儘管在同年代也不算慢,但好歹讓“公路之王”沒那麼有面子。
你可以説是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更迭,也可以説是輕量化、降風阻的功勞,發展到今天,第四代的寶馬X5哪怕只是匹配B48系列2.0T動力,就可7秒內破百,而上到寶馬招牌直六的B58 3.0T版本更是可以在5.5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又是那個比喻,大象玩短跑,還一個比一個快。
不僅如此,寶馬還針對X5/X6這樣的“大象”車型專門開發了一些搞短跑的選手——寶馬X5/X6 M。除了寶馬,就連奔馳、奧迪甚至大眾各自的運動部門都將各自的中大型SUV“圈養”成了短跑選手,就如AMG GLE COUPE和途鋭R這樣的選手。
有人説“光討論零百的都是鍵盤車神”、“直線快不叫快”,現在還有個極端的例子,那就是奧迪RS Q8——奪得現有紐北最速SUV記錄的車型。
確實,快的車一般都不大,也肯定不重,若想要刷圈,按道理來説最不應該選大車。可奧迪RS Q8偏偏不信邪,要知道上兩個紀錄保持者,分別是梅賽德斯-AMG的GLC63s和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四葉草,他們佔着絕對的體型和輕量化優勢。
在紐北刷圈的RS Q8
雖然RS Q8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和它自己搭載的那顆蘭博基尼Urus“同款”發動機脱離不開干係,但想要刷圈,那肯定避免不了對懸架、剎車和輪胎進行大幅度強化,從而在操控方面填補對比更小體型SUV的劣勢。不僅如此,RS Q8身上的諸多碳纖維件和空氣動力學優化,似乎也詮釋了中大型SUV能越跑越快的另外秘訣。
“大車上賽道就腿軟”這個觀點,恐怕在今時今日有點顛覆,類似例子還有寶馬M5(F90),這台“笨重”的四門房車能跑出和法拉利458一樣的成績。其實車企投錢刷圈和跑賽道的意義,最後往往都會反哺到自己旗下的民用車,這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大型SUV越來越快、越來越輕。如果説前面我們只是看到了大象正在越跑越快,那RS Q8給我們的概念,則是大象像阿倫·艾佛森一般,違反物理現象地穿梭飛馳。
如果説今時今日,體型越做越大的中大型反而越跑越快,是造車技術不斷進步的結果,那也沒毛病。但不可忽視的,還有消費者對中大型SUV觀念的轉變,從越野車的出身,到如今的使用場景更為生活化,從以前的極端路況需求,到現在更多隻是個社交名片。這一切都和我們的汽車消費行為轉變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