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和單位“什麼事都丟給年輕人”,導致部分年輕幹部被迫“啥都會”“啥都做”,存在基層新人成“超人”現象。報道刊發後,引起不少網友強烈共鳴。
資料圖 圖為上班族 圖文無關 京報集團記者 甘南/北晚新視覺供圖
辯證來看,“玉不琢不成器”,年輕人確實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捧幾回“燙手山芋”,才能經風雨、練本領、長才幹,但這不等於,他們要有三頭六臂,要成為“工具人”。幹多了、幹錯了,也會慢慢消磨掉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甚至創造性。
“你年輕你多做”的情況之所以出現,表面看只是工作安排不合理,大家忙閒不均,但換位思考,領導同樣不容易,應付一些繁雜瑣碎的事情,可能也只喊得動新人。這説明,“鞭打快牛”的職場縮影更多折射的還是基層治理中的內卷化問題。
年輕人沒學走路就被迫要“跑”,一方面證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不同程度存在,小到各類文稿資料,大到各種會議活動,年輕人難免被“捆綁”;另一方面也反映基層分工不明、責任不清,遇到“老油條”一甩鍋,年輕人自然被頂上。
破解這種怪現象,當然可以從上述兩個角度入手,但最為關鍵的還是用好考核“指揮棒”。只有改變待遇榮譽倒掛、成長機會倒掛、責任擔當倒掛,讓工作投入與回報成正比,才是對年輕人最好的愛護和激勵。
一個好的考核機制應當是能者多勞、能者多得的導向,同時也一定是體現精準、分類施策。為年輕人提供舞台和鍛鍊機會,就是要針對性發揮他們年輕的優勢和幹勁,並且要鼓勵他們在成為“多面手”之外,成為真正的行家裏手。
而如何設計這種制度,並且將其落到實處,首先對基層管理者和領導者的履職能力、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統籌協調時,如何避免“鞭打快牛”無形中助長“慢牛”惰性,如何既給年輕人“壓擔子”又給“遞梯子”都值得考量。其次,人事編辦、督查考核等部門,也需要在“定崗定責”四個字上多加研究,只有把這些理順了,把評價體系完善得更客觀、公正了,年輕人才不會對基層工作望而生畏,基層的廣闊天地才能真正成為吸引年輕人發揮才幹的舞台。
來源:半月談 記者:向定傑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