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萬起的“小雅閣”火了,原來它們有這些絕招
“閣”、“小號A7”、“小途昂”類似的稱號,在最近幾年國內市場中車主們都耳熟能詳。採用統一家族臉譜設計、比與同品牌旗下級別更高的車型尺寸更小的“小號車”,它們憑啥最近就突然火起來呢?
雖然它們的車身尺寸都不如真正的雅閣、A7、途昂,但卻能帶給車主可圈可點的駕控體驗。取得不菲成績的背後,是否與它們“原生車型”不錯的口碑有莫大的關係呢?沒有“大哥們作為靠山”,這些小弟究竟還能不能在行業內混得有聲有色?
説奧迪A5是簡化後的“小A7”真的好嗎?
四門轎跑給了那些既要空間、又想獲得跑車潮流造型的車主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A5Sportback,與A4L同樣基於MLBEVO平台打造,早期有着“小號A7”之稱。
近日,奧迪在美國公佈了新款A5和S5的官方售價,其中A5Sportback車型起售價為526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6萬元。A5Sportback在外觀設計上採用了奧迪“大嘴式”前臉,無論是中網還是升級後的大燈,都能看到A7車型的身影。A5車門採用無框設計,加上掀背式尾部造型,足以吸引不少奧迪粉絲從而順利在國內收割訂單。
這樣的一款同門車型,雖然與A7對比後部分車主未免會發出“既生瑜何生亮”感嘆,但對於在國內A4L大賣的情況下,奧迪A5可以説總差了那麼一點意思。現款奧迪A4L車長超4.8m,軸距超2.9m,兩個參數比奧迪A5都要有優勢,這些數據代表着A4L擁有更寬鬆的空間和更好的舒適性。
而且在硬核配置上,奧迪A4L也十分強悍,高配版奧迪A4L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52Ps,比低配奧迪A5足足多了62Ps。在配置性價比方面,相同價位的A4L2019款45TFSIquattro個性運動版(36.28萬元)比A52019款Sportback40TFSI時尚型(37.18萬元),在價格更低的優勢下,還多出了全窗、定速續航、內後視鏡自動防眩目等多項配置。
在國內作為進口車型的奧迪A5,相比根據國內消費者需求後作出優化的奧迪A4L,更適合被認定為“小號A7”。加上前段時間豪華品牌採用降價走量的營銷方式,相信這個稱號不久就會被A4L奪得。
“買大不買小”已經成為過去式
同樣是德系車型,看似在整車尺寸上縮減後沒有任何優勢的SUV一樣有“小號版”。與途昂X基於途昂身尺寸不變情況下設計成溜背尾部、通過減座實現空間增大不同的是,途嶽反而縮短整車尺寸成功轉身為一輛緊湊型SUV並獲得不錯的銷量成績,從而被冠上“小途昂”的稱號。
事實上,途嶽的外觀可以説是繼承了老大哥途昂的“硬漢風格”,基於Rock-cutting的岩石斷層式設計理念、更具立體感的柵格造型配合全LED的大燈,氣勢一點也不輸途昂。而且擁有比途昂稍短的車身會讓車主覺得途嶽倍感精緻。
雖然定位緊湊型SUV,空間上也遠遠不及途昂車型,但2019款途嶽的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453/1841/1632mm,對於這個價位的同級車型來説,在空間上有足夠的優勢。而且途嶽也是一款同時提供兩種不同型號發動機的大眾車型,動力方面1.4T排量的EA211發動機提供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2.0T排量的EA888發動機最大功率137kW、最大扭矩320Nm。
站在廠商賣車獲利這個目的去看,對比途嶽與途昂去年的銷量,雖然作為一款緊湊型SUV途嶽在單車利潤上要比途昂少得多,但就更符合一輛通過走量獲利的銷售車型。
對於那些喜歡途昂外觀,但是又不想花費太多預算去買一輛中大型SUV的車主來説,裸車價一下子低了將近好幾十萬的途嶽,憑藉性價比優勢讓不少德系粉絲垂涎欲滴。
排放也小一號,不走量才怪!
自從凌派上市之後就讓不少本田車主覺得,它的外觀與當時在售的第九代雅閣非常相似,所以又被戲稱“閣”。雖然説整車尺寸上,長度和軸距這兩個參數比真正的雅閣都要短,可在這個價位段它憑藉絕佳的燃油消耗,比同級競品更加有優勢。
凌派可以説是廣汽本田在緊湊型轎車市場中的重量級車型,雖然相比雅閣推出的時間短但銷量卻非常可觀,説明了它確實滿足國內消費者對低油耗、高顏值的購車需求。在銷量不凡的背景下,廠商在2019款車型上又將凌派的外觀和動力再次升級。
尤其是在動力部分,凌派搭載1.0T+CVT動力系統。CVT變速箱向來就在車主中有着穩定性高、平順性好的口碑,可以最大程度地將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發揮出來。而1.0T發動機本身就是“為節能減排而生”,全新的三缸動力佈局,足以能為車主提供更低的油耗表現。
從銷量上看,憑藉本田的品牌影響力去年凌派的月均銷量大概在一萬多輛,畢竟它不像十代思域和度那樣屬於本田當家的“網紅流量”車型,能取得這樣的銷售成績也實在不容易。
其實從“同門造車”的另外一個企業東風本田後期推出的享域就知道,作為凌派同平台打造而來的兄弟車型,必定是看到了凌派近年在市場上可觀的利潤,才推出同樣的型款與之抗衡。所以現在再次談到“閣”,除了凌派之外,享域也名正言順地加入到這個稱號的隊列當中。
這些出自同品牌下的“小號車”,聽上去感覺會在空間體驗方面有所打折,但從它們比“老大哥”還要走量的情況去看,説明確實得到了國內車主的認可。畢竟在講究節能減排和理性消費的當下,“買大不買小”、用空間充門面的購車方式變得越來越少,而這也是掛着家族式前臉的“小號車”在市場上香起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