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道,4月27日,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正式啓動一項名為“供應鏈彈性倡議”的機制,以便加強汽車、醫療設備和其他產品的供應鏈安全。
在新冠疫情凸顯供應鏈脆弱以及地緣政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此舉被視為三國意在重建更強大、更多元化的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減少對華依賴
當天,三國貿易部長舉行視頻會議。
三國部長認為,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和地區供應鏈的脆弱性,有必要制定風險管理和緊急情況應對計劃,避免供應鏈中斷。
“供應鏈彈性倡議”將增強印太地區供應鏈的彈性,發展可靠的供應來源,並吸引投資,從而在該地區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的增長”。
倡議啓動後,初步項目包括分享供應鏈彈性方面的最佳實踐,舉辦旨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的投資促進活動。
會後發佈的聯合聲明稱,三國還將採取政策措施促進加強利用數字技術和貿易、投資機會多樣化。
三國部長還同意,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三邊部長級會議以推進倡議的實施。
“供應鏈彈性倡議”最早由日本在2020年8月提出。
在去年9月的部長級視頻會議上,三國同意加強區域供應鏈建設,並制定措施以實現這一倡議。
外界分析,實施該倡議的主要目的是在印太地區建立彈性供應鏈,以減少對地區貿易大國中國的依賴。
倡議出台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新冠疫情暴發,二是印太地區緊張局勢。
日本《讀賣新聞》稱,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主要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和電機零部件斷供,給日澳印三國企業生產造成影響。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供應也一度中斷,成為各國在採取防疫措施方面面臨的一大難題。這一倡議將有助於把對中國等特定國家的依賴分散到日澳印和東盟各國,以及減少安全領域的風險。
與此同時,隨着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日澳印也在尋求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鏈,以抗衡中國的主導地位。
為何三國聯手
為什麼是日澳印三國聯手打造這一供應鏈新機制?
外界分析稱,主要是因為三國各有所長,能發揮各自在“技術實力”“自然資源”“IT人才”方面的優勢,實現良好的互補。
日本製造業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但是資源匱乏、產業數字化進程遲緩,希望從稀有金屬等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和信息技術人才眾多的印度借力。
而擁有巨大國內市場的印度可以藉助同日、澳的合作加速建設其並不完善的道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
對澳大利亞來説,也可以緩解國內對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實現貿易多元化,尤其是在與中國政治、貿易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
今後,“日本製造業可進入印度,比如汽車行業;而印度也可將此(這項倡議)視為其製藥業打入澳大利亞和日本市場的機會;對澳大利亞和日本而言,印度是兩國產品進入中東和非洲的樞紐。這樣可以弱化中國在該地區的貿易存在。”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教授、亞太物流研究所主任馬克·高(Mark Goh)説。
還有分析稱,這項倡議對印度有另一重意義,能使印度在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獲得另一條重返地區貿易網絡的路徑。而且,眼下印度疫情深重,啓動供應鏈倡議對其抗疫也將提供助力。
此外,印度未加入RCEP讓日本失望。日本寄望印度“入羣”後發揮對華制約作用。現在日本試圖通過“供應鏈彈性倡議”吸引印度加入以彌補缺憾。據悉,4月28日,日本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批准RCEP。
想拉東盟入夥
按照設想,三國尋求在國家間雙邊協議的基礎上實施“供應鏈彈性倡議”,並採取更多貿易便利化措施和吸引印太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的措施。
在第一階段,日印之間將強化彼此在工業園區建設、培養技術研發人才、削減物流成本等方面的合作關係。在其他領域,還將通過推進各國間的企業合作,強化包括日澳印三國和東盟在內的整個供應鏈。
在週二的視頻會議上,三國同意今後可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擴大倡議。
外界預計,該供應鏈倡議最終可能擴大範圍,吸收包括東盟10國在內的更多夥伴加入。
馬克·高表示,這項倡議對印太地區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這項倡議不僅將拓展“印日工業競爭力合作伙伴關係”,還將為印太地區制定“中國+1”戰略以便在中國之外建立備份供應鏈的國家帶來機會。一旦東盟國家加入倡議,可能促成一個以貿易為基礎的新四方聯盟。其有別於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不過,拉東盟入夥在短期內恐難實現。雖然日本渴望將東盟10國納入倡議,但是印度似乎不太樂意。
據印度媒體Indianwire網站稱,推出“供應鏈彈性倡議”的目的是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一旦東盟進入後就會引入中國的影響力,因為東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可能間接通過東盟對該倡議施加影響,這樣就違背了這項戰略性倡議的初衷。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是否願意加入也要打上問號。印度《金融快報》指出,東盟國家均已加入RCEP,如果部分國家再加入這項有針對中國意味的供應鏈倡議,將意味着向中國表明,它們有意加入反華聯盟。理想情況下,大多數東盟國家更願保持中立姿態。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廖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