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遠水解近渴”,南水北調讓華北不再缺水!CCTV-1今晚十點半檔,鈕新強開講→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水是地球上非常寶貴的資源

由於氣候和環境因素

我國水資源一直處於南多北少的局面

按照人均水資源量來比較

我國最為“乾渴”的不是沙漠廣佈的西北

而是華北

一代代人努力建設的南水北調工程

正在用長江水緩解北方水資源之困

這也顛覆了以往“遠水解不了近渴”的觀念

南水北調分為東、中、西三條線路

全部建成後

相當於為我國北方引入了一條黃河的水量

本期《開講啦》邀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

在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的十多年當中,鈕新強院士帶領團隊克服了一項項世界難題,中線一期工程開通近六年,已為北方地區供水340億立方米,相當於2000多個西湖。

一渠清水送北方

中線“上天入地”橫跨1000多公里

南水北調中線

從長江支流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

跨越1276公里到達北京團城湖

途中分流至天津段156公里

全長1432公里

雖然中線可以實現全程自流

但因為沒有現成的河道可以藉助

所有輸水乾渠都需要新建

同時為了保證輸水途中南水水質不受影響

中線需要全程與沿途河流、道路立體交叉

互不干涉

如此複雜的水路該如何建造呢?

鈕院士用“上天入地”一詞做了解答:

“南水”從陶岔渠首出發後,先是用渡槽,通過一槽飛架南北的方式跨越了湍河、沙河等河流。“南水”與黃河相遇後,水利人又通過倒虹吸的方式從黃河底下實現了穿越。這些讓人瞠目的操作,用“上天入地”形容名副其實。南水北調中線從規劃到完成歷經了大半個世紀,這當中藴含了幾代人的智慧和付出。中線工程通水近六年來,覆蓋了沿線6700萬居民,讓北方地區的人都喝上了長江水,曾遭破壞的生態也逐年好轉。這項調水工程,也是切切實實的惠民、生態工程。

南水北調不能忽視的一羣人

“舍小為大”感人至深

南水北調中線的成功

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除了各學科專家的技術攻關

以及數萬計建築工人夜以繼日

還有一個羣體不能被忽略

那就是丹江口水庫周圍的庫區移民

丹江口大壩加高後,庫容增大

周邊地區極有可能被淹沒

為了保證生命財產安全

庫區百姓不得不離開故土

向遠方遷居

丹江口共計移民34.5萬人

節目中,鈕院士提起庫區移民

感慨萬千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令人難忘

而節目網絡連線中

一位網友的出現讓大家知曉了鈕院士鮮為人知的一件事

原來,鈕院士為了幫助庫區百姓

曾將自己的一筆獎金用作助學金

資助40位庫區移民大學生

完成學業

這位網友正是其中的一位

如今她即將成為一名醫生

也希望通過醫生這個職業幫助到更多的人

庫區移民的奉獻精神不但要銘記

更需要傳遞和發揚

南水”甘甜深受喜愛

沿線居民幸福指數提高

丹江水水質優良

沿線均是一類水、二類水

飲用口感甘甜

水鹼大幅度降低

深受沿線居民喜愛

鈕院士現場揭秘:

沿線將近200個縣區市都愛上了喝“南水”

“南水”也因此由輔助水源

成為沿線地區的主要水源

沿線居民生活幸福指數因中線工程大幅度提高

至於“南水”有多好喝

節目現場一位來自郭公莊水廠的水質檢測員

通過他的經歷

分享了“南水”給北京地區居民用水帶來的改善

這位水質檢測員還給鈕院士和主持人出了一個考題

看看對“南水”如此熟悉的兩位

能不能通過味覺

從他帶來的三杯水裏找出哪一個是“南水”

一飲而盡的撒老師答對了嗎?

今晚十點半檔《開講啦》揭曉!

【來源:央視一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