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印度位於南次亞大陸的印度半島,國土的東北部和西北部與我國接壤。在亞洲一共有兩個人口大國,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就是我們的鄰居印度,是世界的人口大國,據統計,印度人口12億,佔全球總人口的17%,人口總數僅次於我國。印度和中國兩個國家佔據全球人口的40%左右。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問題是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的民生問題,而印度一直面臨着嚴重的糧食問題,在獨立之初,小農經濟佔據了印度農業的主要部分,由於經營規模小,難以形成集約化生產,加上科學技術的落後,糧食產量難以滿足國內民眾的需要,再加上印度頻發自然災害,使本國農業受到沉重打擊,國家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按理説,印度應該也是一個糧食壓力大的進口國。
事實卻恰恰相反,印度有1.56億公頃的耕地面積,居亞洲之首,還有豐富的降水和充足的陽光,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許多糧食作物的種植條件,理論上糧食可以實現一年三熟,同時印度也是全球第一稻米出口國,全球1/4的稻米都是從印度出口的,不僅是稻米,印度也是小麥大批量出口國,在一般人印象裏,一個糧食出口國是不會缺糧食的,要是自己的國民都吃不飽,怎麼會供應給海外呢?為什麼印度現在還在大量的出口糧食呢?
實際上,印度有全球27%的飢餓人口,超過半數的印度育齡婦女貧血,營養不良的印度人口將近2億人。一大部分印度人在餓死的邊緣掙扎,印度的窮人很多,窮到糧食價格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買不起,既然在國內賣不出去,農民不得已向全世界出口糧食,賣給國外那些買得起的人。
這些農民除了吃飯還有生活日常開銷,所以只能選擇賣掉一些自己口糧換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這就造成了一個假象,農民賣糧食會讓任覺得他們的糧食是吃不完才賣的,其實這些農民每年收穫的糧食供自己和家人吃也所剩無幾。所以就算是大量出口糧食,也不能代表印度糧食多。
雖然理論上印度可以做到一年三熟,但也只是具備水利設施的地區才可以實現。如果印度有大量的水利設施,那糧食產量就會增長,但從‘經濟’上來看,印度政府並不願意修建,因為在印度修建水利設施並不划算,還是個賠錢買賣。所以印度優良的陽光和水力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農業生產潛力大,但產量就是上不去。
依靠着糧食出口,印度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糧食出口所賺取的外匯,為國內其他產業的發展和升級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印度政府也是如此,農民將自己“多餘”的糧食賣掉以後,印度留夠國需,其他的也能拿來出口,畢竟印度的糧食也比較受其他國家的歡迎。
而相比我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廣了雜交水稻,解決了我國的糧食問題,同時也為世界上很多深受糧食問題困擾的國家帶去了福音。
對此,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