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左)和張志祥駕駛三輪車去試驗田工作。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在王莊科技小院,葉松林(左)準備去試驗田工作。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駕駛農機播種玉米。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給播種機加註玉米種子。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右)和張志祥在試驗田裏記錄數據。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在王莊科技小院廚房做飯。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葉松林(左)在給村民講解玉米種植知識。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7月10日
“科技小院”裏的別樣暑假生活
7月9日,在王莊科技小院,葉松林整理試驗田採集的數據。
因為20世紀70年代的改土治鹼,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曲周縣結下深厚情誼。為了更好地給農民提供科技服務,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創辦第一家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增加到8家。
一批又一批的農大研究生來到科技小院學習和生活,葉松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2018級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生,他到王莊科技小院已有一年時間,一邊進行科學實驗,一邊進行農業科技推廣。這個暑假,他將在科技小院度過。
吃過飯的葉松林準備好工具,和同學張志祥一起來到試驗田開始工作。在試驗田裏,他們查看玉米生長狀況,並將測量結果進行插牌標註。葉松林已經學會駕駛多種農機,大型播種機他開起來得心應手,小毛病也能自己檢修。
每次科技小院的大學生下田,總會有農民走過來,向他們詢問田間管理的技術問題,葉松林和張志祥總是有問必答。“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就回去查閲資料或詢問導師,事後及時給老鄉們回覆。大家對我們的這份信任決不能辜負!這個過程,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葉松林笑着説。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