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不知不覺,今年的汛期即將到來。

每到汛期,各地都要開展城市內澇防範工作。殊不知,如今的城市內澇治理中,竟然有三千年的智慧與理念支撐!

比如,下面這個,樣貌平平無奇、卻有着三千年歷史的真文物——三通管。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圖中的陶製三通管,來自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無論從外形還是功用,它都跟現在的排水的三通管別無二致。

那麼,陶三通有何特別之處,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三千年不可或缺?

讓我們往下看。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1975年,在安陽殷墟白家墳西地,考古學家發現了商代王室用過的陶製水管。出土的陶製地下排水管道,共28節,在表面有細小的繩紋,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在這其中,還有一種陶製的三通管,能讓管子90°轉彎,這就是陶三通。

事實上陶製水管在考古中發現得很早,比殷商早近一千的龍山文化時期就有發現。早在四千多年前,咱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陶管作為建築原料,但三通型的並不常見。

殷墟的水源來自洹河和水井,宮殿宗廟區更是在洹河的內轉角處。

然因資源有限,不斷開採導致環境破壞,每逢雨季就有內澇之苦,需要根據自然變化而被迫遷徙。

陶三通把多條水路匯聚成一處排放,解決了商朝都城的內澇、污水問題,讓商人得以在此安居樂業。到如今經歷三千多年,依舊容貌不改,甚至與現在的排水管別無二致。特別是三通連接處的承口和插口,現在全世界的排水管依舊如此。

這幾根陶製排水管也創下了三個世界紀錄,分別是“最古老的排水管”“最經典的排水管”和“最先進的排水管”。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承古人之創造,開時代之生面。

這件與現代人毫無隔閡的文物,不僅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歷史遺產,讓我們得以窺見殷商時期的城市規劃理念,也為現代城市建設敲響的警鐘。

當前我們國家面臨着兩大水的問題,一個是水資源、水環境的問題,一個是城市內澇的問題。

如今,儘管技術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提高了,但城市內澇現象現在依然存在。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城市內澇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我們現在居住的城市,大部分都已經建設了很多年了,以北京為例,1949年北京209萬人口,即使是在規劃設計的時候,也不能預見到今天的人口是兩千一百萬。

人口眾多,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城市病。由於城市的主要地區都被水泥建築覆蓋,形成一個大的不透水層,雨水既不能進入河流湖泊,又不能滲入地下,可以説是無路可走,結果基本上全轉化成地表徑流,形成城市洪水。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早在三千年前,商人已經關注到城市內澇的問題。

殷墟三橫三縱的主幹道中,有商人城市規劃的理念。首先它在穩固的生土地基上加一層黏土,黏土夯實後再加十公分左右的碎石層,再加三四公分的細沙,道路兩側要建寬一到三米、深兩米的邊溝,這樣,雨水既可以下滲,也可以從邊溝排出。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現代城市建設從先人那裏汲取到一些解決現在問題的理念。這就是要“灰綠”結合。

灰就是陶三通、陶管、包括我們現在的污水處理廠等人工的系統;綠就是比如植被、自然生態系統。近幾年,在多發的暴雨災害啓示下,藍色也很重要,就是水面、水體。

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藍綠灰結合,使我們的城市成為一個“海綿體”。

下雨的時候,吸收、淨化、存儲雨水,等到旱季的時候,就可以把水“提”出來利用,最終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自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至今,除了第一、二批30個試點城市外,我國已經有超過400個城市出台了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規劃方案。而大多數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比如雨季旱季分明的深圳,463個城市內澇點全部消除;比如曾多年深受城市內澇之苦的濟南,先後完成了250個“海綿化”工程,改造會“喝水”的老舊小區200個……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海綿城市建設即將迎來第一個“5年”。隨着時間的推移,其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可供借鑑的經驗較少,各地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往往是邊論證邊建設,但是相信消除城市內澇的願望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三千多年前的殷墟時代

為了居民的生活、城市的建設

陶三通應運而生

三千多年後

城市化進程加快

不變的是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道

文字來源:《國家寶藏》節目、澎湃新聞、大河網、中國經濟導報等

圖片來源:《國家寶藏》節目、安陽殷墟官網、網絡等

來源:中國氣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8 字。

轉載請註明: 汛期將至!我們竟能從三千年前汲取防澇經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