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送孩子入學是什麼感覺?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不捨和心酸”。昨天第一次送娃上幼兒園見識了一場“大型災難現場”。孩子在幼兒園裏面哭、媽媽在外面哭、老師哄得懷疑人生,老師汗流浹背抱着孩子的表情讓我想到一個詞:生無可戀。
但也有極個別不哭的,一個人在幼兒園玩得不亦樂乎,我家孩子就是這種,着實把我驚到了,在我以為“自己擔心了個寂寞”的時候,第二天卻出了“幺蛾子”。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第一天入園不哭鬧、很開心,第二天卻突然開始哭的情況呢?背後的原因,家長要清楚。
人類幼崽入園記:第一天“他笑了我哭了”,第二天“他哭了我笑了”每個新手媽媽都會經歷“送娃去讀書”這個場景,其實並不是送孩子去讀書有多困難,而是時時刻刻陪在身邊的孩子突然一出去一整天,着實會讓人感覺不捨。昨天我也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只不過設想中的景象和實際有點區別。
孩子入園第一天:“他笑了我哭了”
昨天懷着忐忑的心把家中3歲半的孩子送進了幼兒園,本以為他會嗷嗷大哭、會非常拒絕、會撒潑打滾、會被老師定義為“最愛哭”的孩子。然而他不僅沒哭,還一個人在幼兒園玩得不亦樂乎,放學時老師連連表揚我家孩子“真不錯”。
身為老母親的我,看到他玩得這麼開心倒是有點失落,因為目送他入園那一刻我不爭氣地哭了。在幼兒園偷看了一會後,忍痛回家,結果回家後手機也心情玩、飯也不想吃,啥都不想幹,就想躺在牀上盯着幼兒園的監控。
我一邊看着監控裏的孩子,一邊欣慰一邊哭,3年多的全職陪伴到此就劃上了句號,從此他的生命裏會闖入更多的人和事物。此刻真覺得不是孩子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孩子。
入園第二天:“他哭了我笑了”
第一天放學回家時,孩子跟我説在幼兒園很好玩,聽到他這麼説,想想之前的擔憂焦慮都是多餘的。結果到了第二天,孩子到了幼兒園門口卻不願意獨自進去了,非要我陪着一起進去,在大門口就哭成了“淚人”。
看着孩子不依不饒,使勁掙扎的樣子突然覺得有點想笑,昨天不還是玩得開開心心嗎?睡覺前還跟我説明天還去玩,現在卻説什麼都不去了。
為什麼孩子第一天步入幼兒園不哭,第二天卻哭了?孩子第一天步入幼兒園不哭,第二天卻哭了,有些家長會對此感覺有點“懵逼”。難道是自家孩子反應遲鈍?出現這種情況,不外乎如下3個原因。
第一天步入幼兒園,感覺非常有新鮮感,第二天就沒那麼新鮮了
有些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第一天步入幼兒園時,他們內心並沒有害怕,反而覺得到了一個新環境,又會有很多新鮮玩具和玩伴,哪裏會想到哭。可到了第二天時,新鮮感就沒那麼強了,就像我們給孩子買玩具,第一天他非常喜歡,第二天就不那麼喜歡了。
第一天步入幼兒園,以為媽媽就在旁邊,後來才知道不是
不排除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在第一天步入幼兒園時,以為是自己在裏面玩,媽媽會在外面陪着自己,等玩夠了就會喊自己一起回去。然而一天下來,孩子發現並不是這樣,媽媽把自己送到幼兒園就離開了,孩子內心產生不安全感,自然而然第二天不願意去了。
被其他小朋友情緒渲染,導致內心產生恐懼
初入幼兒園時,基本所有孩子都會哭,孩子雖然比較堅強,但是看到別的小朋友這樣哭,嘴裏還喊着爸爸媽媽。可能孩子一整天都不會哭,但是他們內心恐懼,到了第二天就不會再願意去幼兒園了。
緩解孩子“入園焦慮”,家長提前瞭解3個要點孩子初入幼兒園哭鬧是正常的事,就像孩子突然離開你,你也會感覺失落和不捨一樣,而且這種情緒你可能比孩子更嚴重。為了避免孩子長期難以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需提前做好3個要點。
第一點:提前半年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如果毫無自理能力,到了幼兒園,作為家長的你真的時時刻刻都要擔心。況且一個班上那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完全把精力放在某個孩子身上。提前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等),家長少操心,孩子更容易適應。
第二點: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想要孩子不排斥幼兒園,所以你得讓他對去幼兒園產生興趣。提前一年家長就可以時不時帶着孩子去幼兒園附近逛一逛,看看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幹什麼,給孩子多説一説幼兒園的生活,比如好多好玩的新鮮玩具、好吃的食物以及好多小朋友等。
孩子熟悉了去到幼兒園才不會感覺害怕和陌生,內心更容易接受,並且會把這裏作為自己“熟悉的小領地”。
第三點:第一天送孩子入園,牢記三點
①告別孩子時,語速快而堅定:不要把送孩子入園當做一件“生離死別”的大事,這其實是非常平常的一件小事,表情淡定一定,話快點説,不要表露出憐憫悲傷的表情。否則孩子不怕都會被你的表情弄得害怕。
②送孩子入園時,告訴他接孩子回家的時間點:孩子可能還不能理解時間的概念,那麼你可以這樣説“等你睡完午覺,到了晚上吃飯的時間,媽媽就拿着你最愛的糖糖來接你回家好不好”。這樣孩子更容易理解,也會內心有所期待。
③給孩子一個“想念”:送孩子入園之前你可以給一個象徵媽媽的代表物,讓孩子拿着,跟他説想媽媽的時候就親親,魔法會傳輸給媽媽,媽媽就能知道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孩子的勇氣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