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建援港醫院到助力“工業上樓”,“土木女孩”呂夢圓的工地成長記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程遠州
近日,紀錄電影《不孤島》全國上映,影片記錄了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及落馬洲方艙設施建設過程中普通人的感人故事,見證了內地與香港的守望相助,體現了新時代的中國温度和建設奇蹟。
在萬千建設者中,來自中建二局二公司的“90後”女博士呂夢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項目上,呂夢圓面對的是忙碌一天後再排兩個小時隊才可以洗到的冷水澡,是連着下了幾天雨走路沒過小腿的污泥塘,是經過連日的太陽暴曬後蜕皮的耳後、黝黑的皮膚,是現場黃土滿天、機器嗡嗡、樁基轟鳴。
生活還可以將就,但工程建設容不得半點馬虎。呂夢圓負責的片區是當時工地上的超危大工程,基坑長72米、寬42米、深度超過7米,長寬比標準泳池還大、還深,並埋入37個罐體,這麼大的污水處理集羣在國際上都是少有。
在項目建設初期,呂夢圓便遇到了“攔路虎”,由於項目提供的地質勘查報告是英文版,將專業名詞漢譯成為呂夢圓攻堅的首要任務。為了攻克項目技術難點,她加班加點,伏案工作30個小時,從263頁的地質勘查報告中快速、準確翻譯項目建設所需的地質勘查報告資料,與時間賽跑,搶下既定工期“每一秒”。最終,呂夢圓與團隊共同攻堅,僅13天在如“豆腐”般的地質上高質、高效完成國際鮮有的超大型污水處理集羣重要節點。
在二期污水處理集羣(方艙醫院區域)及相關附屬工程中,呂夢圓轉任執行經理,由技術口轉到施工口,肩上的任務更重了。
建設“工業上樓”項目,開闢工程建設“新賽道”
援港結束後,呂夢圓奮戰在工程設計建設的幕後,擔任公司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負責公司在施項目的設計創效和綠色建造等相關工作。其中,就有全國首個“工業上樓”示範項目——南山智造(紅花嶺基地)城市更新項目。
2022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超4.5萬億元,增加值超1.1萬億元,實現全國城市的“雙第一”,連續兩年位列先進製造業百強市首位。喜人的成績背後,深圳的土地承載能力早已捉襟見肘。受制於全市土地面積,對“寸土寸金”的深圳來説,產業空間成為了製造業最緊缺的家當。
“工業上樓”這一模式為用地難問題提供瞭解決路徑。紅花嶺項目有着5棟共16層廠房,單棟高度近90米,高達6.6的容積率意味着27萬平方米的老舊廠房經改造後,將搖身一變成為可以提供70.6萬平方米高端製造類工業廠房。“立體工廠 多維摺疊”的設計理念使得大力發展和節約利用這對突出矛盾正在得到緩解。
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呂夢圓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一曲奮鬥者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