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月24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綜合

藜麥、奇亞籽、枸杞……為熬過冬天,印度軍隊開始在中印邊境種植這些作物。印度媒體也盤點了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為即將到來的寒冬所做的各項準備。
印度《經濟時報》:印軍為迎接嚴冬做好準備,以牽制中國
有報道稱,即使冬天氣温降到零下50度,印軍也會為士兵準備好全天候的住所和衣服:從部署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從種植蔬菜到“養生食品”,印軍已啓動整個後勤網絡,為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數千名印軍運送物資,度過嚴冬……
為度過嚴冬,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正克服當地艱苦的氣候條件,利用温室技術、微型綠色植物等技術為印軍種植蔬菜,比如藜麥、奇亞籽、沙棘和枸杞。
“拉達克地區”一村莊的村民正趕往前方,給印軍提供補給。據《衞報》報道,100多名男子、婦女和小男孩揹着笨重的行李袋、大米袋、沉重的燃料罐和竹條,向印軍帳篷駐紮地跋涉。
同時,印軍還為部署在高海拔地區的部隊提供多層衣物。據印度軍方官員稱,這些衣物不僅能幫助士兵在惡劣天氣下保暖,還能幫助他們躲避敵方。據報道描述:第一層衣物是內褲和一件深色夾克,第二層是一件綠色夾克和另一套褲子,第三層也是最外層是白色夾克和褲子,再配上特製的鞋,還有多層手套和襪子,這麼一來,印軍在極寒條件下也能保暖。
報道最後還提到,在住宿方面,印度軍隊有充足的帳篷儲備。這些帳篷配有加熱設備,即使在零下50度的温度下,也能保證士兵的温暖和安全。
9月21日,中印兩軍舉行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圍繞穩控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局勢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現地溝通聯絡,避免誤解誤判,停止向一線增加兵力,不單方面改變現地態勢,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雙方還同意儘快舉行第七輪軍長級會談,採取務實舉措妥善處理現地問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據印度軍方透露,印度已經從俄羅斯進購了156輛“BMP-2”步兵戰車,並將其配備到邊境陸軍部隊,成為了該部隊的主力戰車。
但在近期,印軍卻發現關鍵的夜視儀丟失,這是被俄羅斯坑了嗎?據印媒本週二報道,印度邊境部隊反應“BMP-2”步兵戰車雖然威力強大,但是沒有夜視儀,在夜間的戰鬥能力嚴重不足。他們還強調,前線地區極易發動裝甲戰,印軍戰車必須同對手擁有一樣的作戰實力。
目前,對方部隊所部署的裝甲戰車絕大多數都安裝了熱像儀,在夜間戰鬥與白天無異。反觀印軍的俄製“BMP-2”步兵戰車還是前蘇聯時期的老式夜視儀,要是夜間作戰完全看不清目標,那跟“瞎”了有什麼區別。印軍深感惶恐,緊急向俄羅斯求助,暫時還未得到回應。俄專家稱,印軍裝甲車沒有夜視儀,晚上作戰就是移動靶子,毫無還手能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印度軍方病急亂投醫,強迫該國本土企業在下個月中旬就提交關於夜視儀的研發方案。還強調必須要研製第三代熱像儀,印軍顯然是痴人説夢。要知道第三代熱像儀是現階段全球最前沿的技術,要想製造第三代熱像儀需要極高技術和質量控制。但印度人馬虎大意,不精益求精的性格,想要研發出熱像儀都困難重重,更不用提製造第三代熱像儀了。
作為全球軍事實力排名第四的國家,印度軍備建設卻存在嚴重問題。負責武器採購的政府官員或許只關心回扣和軍用裝備數量,絲毫不考慮實戰中是否利於印軍作戰。即使印度囤積了再多武器裝備,但有時細節決定成敗,未來印軍還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日前,印度的各大媒體幾乎都被他們寶貝“陣風”戰機佔了頭條,可隨後馬上就被美媒的報道潑了一盆冷水。據印媒稱,剛剛買的法國“陣風”戰機,已經連續幾日在拉達克地區進行“巡航”,並稱充分展現了四代半戰機的實力。
可隨後美媒傳出消息,在“陣風”戰機隊的巡航過程中,一直都會有空中加油機伴飛,印度這是怕自己“陣風”飛不回來啊。要知道印度能把這“陣風”戰機弄上天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也是經歷了諸多坎坷才能順利上天巡航。可近期的另一則新聞卻讓一度本就懸着的心又涼了半截。
數月前,印度方面剛和俄羅斯達成了21架米格29戰機的進口和59架米格29的升級合同。但是就在前幾天,一架米格29戰機在利比亞上空被擊落,這玩意真能被利比亞幹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俄羅斯米格29被擊落的消息自然傳到了印度人的耳朵裏。
由於擊落事件的不斷髮酵,印度人已經開始不安,並開始懷疑自己幾個月前所購買的米格29戰機,無法擔負前線防控的重任。就在這時,印度的軍事專家又跳了出來,表示與其當初採購了米格29,還不如引進先進的“陣風”戰機,事後諸葛早幹嘛去了……
印度缺乏長遠的戰略目光,導致了現在的窘境,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印度人在選在軍備採購的問題上還真是拍腦門決定的。即不結合實際,還容易被忽悠,看人家買啥就買啥。
印度所表露出的諸多問題,也從側面説明了擁有長遠戰略的目光對於一個國家來説是多麼的重要。也正因為這一點,印度近30年所進行的國產武器計劃幾乎沒有一個是成功的,即便是能夠成功列裝部隊,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一出生即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