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美麗與富裕相攜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觀察地理格局,西藏自治區是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感應器”,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和高原物種基因庫;“中華水塔”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涓涓細流匯聚成大江大河,孕育出沃野千里、璀璨文明;祁連山是階梯分界線,更是天然的固體水庫,其冰雪消融,滋養黃河、青海湖,哺育戈壁綠洲河西走廊……西部地區在全國生態安全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看我國經濟版圖,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引領下,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其他地區相比差距依然不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西北地區落後於西南地區的程度更是有加大的趨勢。

當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同樣須臾不能鬆勁,對我國西部地區來説,“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要求就越來越緊迫。不能認為西部地區環境容量大就“大幹快上”,也不能因噎廢食放鬆必要的發展。正確的思路應該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走出一條生態友好、綠色低碳、特色鮮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堅持保護優先,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區域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剛性約束,針對不同區域和資源特點,採取保護、治理、利用等不同措施,根據不同區域水土資源承載能力,採用適應當地條件的荒漠化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策略,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要堅持綠色發展,立足特有資源稟賦,找準適宜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在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尤其要根據產業關聯性需求,有針對性地引進一些與本地區原有產業對接的項目,彌補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綜合評估承接項目的相關要素,避免落後產能、“兩高一低”企業和項目“喬裝打扮”混入其中。

保護是基礎,發展是目標,貫穿其中的必然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通過改革創新,構建多元化、市場化補償機制,打通生態產品變現路徑,促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生態保護地區生產生活方式,拓寬人們收入的來源渠道,實現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有機統一。惟其如此,才能讓美麗與富裕相攜,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共贏,才能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牛 瑾)